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引言 | 第9页 |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简述 | 第9-10页 |
·国内外进行先进算法仿真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 第13-25页 |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 | 第13-14页 |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 第14-24页 |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理论 | 第14-17页 |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实例 | 第17-22页 |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使用M语言构成的算法进行xPC半实物仿真研究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页 |
·xPC半实物仿真平台架构 | 第25-28页 |
·硬件平台 | 第25-27页 |
·软件平台 | 第27-28页 |
·使用M语言构成的算法代码进行xPC半实物仿真实验方法研究 | 第28-36页 |
·S-Function模块使用C代码进行xPC半实物仿真的框架 | 第29-30页 |
·S-Function模块使用C代码调用外部M语言函数 | 第30-31页 |
·S-Function模块使用C文件调用外部动态连接库*.clf文件 | 第31-32页 |
·S-Function模块使用RTW工具箱生成C文件并内部调用 | 第32-34页 |
·使用嵌入式MATLAB函数进行xPC半实物仿真方法 | 第34-36页 |
·嵌入式MATLAB的规则 | 第36页 |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4章 EMPC算法xPC目标半实物仿真实验 | 第37-44页 |
·引言 | 第37页 |
·EMPC算法在xPC半实物仿真平台上实现的整体架构 | 第37-38页 |
·建立EMPC控制系统的Simulink控制模型 | 第38-39页 |
·离线计算得到的系统状态分区及对应分区上的显式线性规律结构 | 第39-40页 |
·S-Function接口函数的结构 | 第40-41页 |
·EMPC算法xPC半实物仿真目标可执行文件编译流程 | 第41页 |
·控制效果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基于ARM-Linux平台的EMPC算法实物控制平台 | 第44-55页 |
·引言 | 第44页 |
·EMPC算法在ARM-Linux平台实现的整体架构 | 第44-46页 |
·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 第44-45页 |
·可执行文件编译实现过程 | 第45-46页 |
·系统状态分区及其对应分区上的显式线性规律的数据结构 | 第46-47页 |
·接口函数mpt_getInput的结构 | 第47-49页 |
·ARM-Linux平台下的实际控制程序结构 | 第49-50页 |
·控制效果 | 第50-54页 |
·控制量无约束条件下的控制效果 | 第50-51页 |
·控制量有约束条件下的控制效果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在线计算数据搜索方法及进一步改进思路 | 第55-62页 |
·引言 | 第55页 |
·线性数据搜索方法详细介绍 | 第55-56页 |
·数据搜索算法进一步改进思路一(记忆计算) | 第56-57页 |
·数据搜索算法进一步改进思路二(二叉树数据结构) | 第57-59页 |
·数据搜索算法进一步改进思路三(搜索表格) | 第59-61页 |
·本章小节 | 第61-6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