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程序选择权视角下我国民事速裁机制的构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我国各地法院民事速裁的典型规则分析第13-19页
 (一) 杭州萧山区人民法院的民事速裁第13-14页
 (二) 宁波北仑区人民法院的民事速裁第14页
 (三) 重庆市基层法院的民事速裁第14-15页
 (四) 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的民事速裁第15-16页
 (五) 我国民事速裁实践的总结与思考第16-19页
  1. 速裁案件的审理机构第16页
  2. 速裁的适用范围第16-17页
  3. 速裁的诉讼程序规则第17-19页
  4. 速裁与其他程序的衔接第19页
二、民事速裁机制的概念第19-22页
 (一) 速裁机制的概念第19-20页
 (二) 速裁机制产生的背景第20-22页
  1. 适应多元化纠纷的解决需要第21页
  2. 缓解司法危机第21-22页
三、程序选择权对民事速裁机制构建的必要性第22-34页
 (一) 关于速裁机制理论基础的主要观点第22-25页
  1. 公正与效率第22-23页
  2. 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与法官诉讼指挥权第23-24页
  3.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第24-25页
 (二) 程序选择权对民事速裁机制构建的必要性论证第25-27页
 (三) 程序选择权对民事速裁机制构建必要性的具体表现第27-34页
  1. 程序选择权的生成机理第27-30页
  2. 程序选择权的内涵第30页
  3. 程序选择权对民事速裁机制构建必要性的具体表现第30-34页
四、我国速裁机制的完善——以保障程序选择权为主要视角第34-52页
 (一) 民事速裁机制与国内外相关程序的比较第34-38页
  1. 速裁机制与简易程序第35-36页
  2. 速裁机制与小额诉讼程序第36-37页
  3. 速裁机制与即决判决第37-38页
 (二) 我国民事速裁机制存在的问题——从程序选择权的角度第38-41页
  1. 速裁机制欠缺合法性第38-39页
  2. 速裁机制的定位不明确第39页
  3. 适用范围的不统一第39-40页
  4. 速裁规则不全面第40页
  5. 与其他纠纷解决程序的衔接不顺畅第40-41页
  6. 鼓励措施的缺位第41页
 (三) 程序选择权理论对速裁机制构建的要求第41-45页
  1. 当事人作出程序选择应出于其真实意愿第42页
  2. 对所选择速裁机制有可期待的利益第42-43页
  3. 保障当事人有纠正不适当选择的机会第43-44页
  4. 其他理论基础对速裁机制构建的作用概述第44-45页
 (四) 对我国民事速裁机制完善的若干思考第45-52页
  1. 速裁机制的定位第45-46页
  2. 速裁机制的受案范围第46-47页
  3. 适用的法院和审级第47-48页
  4. 速裁机制的规则设计第48-49页
  5. 上诉第49页
  6. 速裁机制与其他诉讼程序的转换第49-50页
  7. 与速裁机制相关的鼓励措施第50-51页
  8. 对于不存在真正争点的案件的处理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201大孔树脂从浓海水中吸附溴的机理及溴浓度分析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实验平台构建及实验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