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股票期权激励与投资效率的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文献检索分析 | 第14-17页 |
2.1.1 文献检索范围概述 | 第14页 |
2.1.2 检索策略分析 | 第14-15页 |
2.1.3 选题学术关注度分析 | 第15-17页 |
2.2 关于股票期权激励的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3 关于投资效率的文献综述 | 第19页 |
2.4 股票期权激励与投资效率的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2.5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第20-22页 |
2.5.1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20-21页 |
2.5.2 国内研究成果不足 | 第21-22页 |
第3章 股票期权激励与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 | 第22-28页 |
3.1 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3.1.1 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 第22页 |
3.1.2 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3.2 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 第24-27页 |
3.2.1 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3.2.2 非效率投资的相关模型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股票期权激励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设计 | 第28-33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28页 |
4.2 股票期权激励与投资效率的研究假设 | 第28-30页 |
4.2.1 第一阶段的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4.2.2 第二阶段的研究假设 | 第29页 |
4.2.3 第三阶段的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4.3 研究模型 | 第30-31页 |
4.4 数据收集 | 第31-33页 |
第5章 股票期权激励对投资效率实证研究 | 第33-46页 |
5.1 第一阶段的实证分析 | 第33-36页 |
5.1.1 描述性统计 | 第33-34页 |
5.1.2 回归分析 | 第34-35页 |
5.1.3 第一阶段的残差分析 | 第35-36页 |
5.1.4 小结 | 第36页 |
5.2 第二阶段的实证分析 | 第36-39页 |
5.2.1 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5.2.2 回归分析 | 第37页 |
5.2.3 第二阶段的残差分析 | 第37-39页 |
5.2.4 小结 | 第39页 |
5.3 第三阶段的实证分析 | 第39-42页 |
5.3.1 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5.3.2 回归分析 | 第40页 |
5.3.3 第三阶段的残差分析 | 第40-41页 |
5.3.4 小结 | 第41-42页 |
5.4 综合分析 | 第42-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