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LipA盖子结构置换对其底物特异性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23页
    1 微生物脂肪酶的催化紊乱性第9-12页
        1.1 脂肪酶的底物紊乱性第9-10页
        1.2 脂肪酶的反应条件紊乱性第10页
        1.3 脂肪酶的催化紊乱性第10-12页
    2 微生物脂肪酶“盖子结构”及其功能第12-16页
        2.1 微生物脂肪酶盖子结构的多样性第12-13页
        2.2 微生物脂肪酶盖子结构功能的多样性第13-16页
    3 微生物脂肪酶盖子结构的蛋白质工程改造第16-17页
        3.1 定向进化第16-17页
        3.2 理性设计第17页
    4 Burkholderia sp.脂肪酶LipA第17-22页
        4.1 Burkholderia sp.脂肪酶LipA的结构第18-19页
        4.2 Burkholderia sp.脂肪酶的应用第19-22页
    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第22-23页
第一章 脂肪酶突变体的模型分析第23-29页
    1 前言第23页
    2 材料第23-24页
    3 方法第24-25页
        3.1 构建Burkholderia sp.ZYB002脂肪酶LipA的三维结构模型第24页
        3.2 构建盖子结构置换突变体模型第24-25页
        3.3 突变体动力学模型分析第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4.1 构建Burkholderia sp.ZYB002脂肪酶LipA的三维结构模型第25-26页
        4.2 构建脂肪酶突变体的三维结构模型第26-27页
        4.3 突变体动力学模型分析第27-28页
    5 小结与讨论第28-29页
第二章 突变体的构建第29-45页
    1 前言第29页
    2 材料第29-32页
        2.1 菌株与质粒第29页
        2.2 培养基与主要溶液第29-31页
        2.3 试剂第31页
        2.4 设备第31-32页
    3 方法第32-37页
        3.1 质粒pACYC-lipA-lipB的提取第32页
        3.2 制备E.coli BL21(DE3)感受态第32-33页
        3.3 E.coli BL21(DE3)感受态的验证第33页
        3.4 突变体的构建第33-3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4.1 质粒pACYC-lipA-lipB的提取第37-38页
        4.2 脂肪酶突变体编码基因的构建第38-43页
    5 小结与讨论第43-45页
第三章 脂肪酶LipA及其突变体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第45-65页
    1 前言第45页
    2 材料第45-49页
        2.1 菌株第45页
        2.2 培养基和主要溶液第45-48页
        2.3 试剂第48页
        2.4 设备第48-49页
    3 方法第49-55页
        3.1 脂肪酶LipA和5种脂肪酶突变体粗酶液的制备第49页
        3.2 脂肪酶LipA的纯化第49-50页
        3.3 SDS-PAGE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50-51页
        3.4 Westernblot鉴定脂肪酶LipA第51-52页
        3.5 五个脂肪酶突变体的纯化第52-53页
        3.6 脂肪酶酶活测定第53-54页
        3.7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54-55页
        3.8 脂肪酶LipA和5种脂肪酶突变体粗酶的酶动力学参数测定第55页
    4 结果和分析第55-62页
        4.1 脂肪酶LipA的纯化第55-57页
        4.2 Westernblot鉴定脂肪酶LipA第57-58页
        4.3 五个脂肪酶突变体的纯化第58-60页
        4.4 脂肪酶LipA和5种脂肪酶突变体粗酶的酶动力学参数测定第60-62页
    5 小结与讨论第62-6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后续工作第65-67页
    1 结论第65页
    2 后续工作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个人简历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糖氧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热稳定性
下一篇:日本鳗鲡小肠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