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中美两国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选题缘由第12-13页
        1.2.1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2页
        1.2.2 STSE教育理念的需要第12-13页
        1.2.3 教材编写改革的需要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5-17页
        1.4.1 我国教材第16页
        1.4.2 美国教材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6.1 研究的思路第18页
        1.6.2 研究的方法第18-19页
    1.7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教材实验内容比较的理论依据第21-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3页
        2.1.1 教材与生物学教材第21-22页
        2.1.2 中学生物学实验第22页
        2.1.3 生物科学素养第22-23页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3-25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3-24页
        2.2.2 发展心理学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课程标准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第25-31页
    3.1 课程基本理念比较第25-26页
    3.2 课程目标比较第26-28页
    3.3 课程评价比较第28-31页
        3.3.1 我国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部分的评价标准第28-29页
        3.3.2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评价标准第29-30页
        3.3.3 两国评价标准的特点第30-31页
第4章 实验内容选择的比较研究第31-37页
    4.1 实验选题及数量分布的比较第31-34页
        4.1.1 我国教材实验选题及数量分布第31-32页
        4.1.2 美国教材实验选题及数量分布第32-33页
        4.1.3 实验选题及数量分布的比较结果第33-34页
    4.2 实验材料用具的比较第34-37页
        4.2.1 我国教材实验材料用具选用情况第34页
        4.2.2 美国教材实验材料用具选用情况第34-35页
        4.2.3 实验材料用具的比较结果第35-37页
第5章 实验内容编排的比较研究第37-45页
    5.1 实验栏目的比较第37-40页
        5.1.1 我国教材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栏目第37-38页
        5.1.2 美国教材中的实验栏目第38-39页
        5.1.3 实验栏目比较结果第39-40页
    5.2 实验类型比较第40-42页
        5.2.1 我国教材实验类型比较第40页
        5.2.2 美国教材实验类型比较第40-41页
        5.2.3 实验类型比较结果第41-42页
    5.3 实验结构比较第42-45页
        5.3.1 纵向比较第42-43页
        5.3.2 横向比较第43-45页
第6章 实验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第45-51页
    6.1 实验插图比较第45-47页
        6.1.1 我国教材实验插图第45-46页
        6.1.2 美国教材实验插图第46-47页
        6.1.3 插图比较结果第47页
    6.2 实验陈述方式比较第47-51页
        6.2.1 语言风格第47-48页
        6.2.2 实验导入第48页
        6.2.3 实验安全第48-51页
第7章 研究结论第51-55页
    7.1 研究结论第51-53页
        7.1.1 关于实验内容选取的结论第51页
        7.1.2 关于实验内容编排的结论第51-52页
        7.1.3 关于实验内容呈现方式的结论第52-53页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3-55页
        7.2.1 研究的不足第53页
        7.2.2 对本研究的几点展望第53-55页
第8章 启示与建议第55-61页
    8.1 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第55-57页
        8.1.1 增强实验设置生活化,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第55页
        8.1.2 改善实验结构,增强实验探究性第55-56页
        8.1.3 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构建立体化教材第56页
        8.1.4 重视实验安全,增加实验安全教育第56-57页
    8.2 对于教师教学的建议第57-61页
        8.2.1 灵活选取实验器材第57页
        8.2.2 因地制宜改进实验方案和材料第57-58页
        8.2.3 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国外教材资源第58页
        8.2.4 课堂注重安全意识强化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87页
    附录1第65-69页
    附录2第69-71页
    附录3第71-73页
    附录4第73-75页
    附录5第75-81页
    附录6第81-83页
    附录7第83-87页
致谢第87-89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物学课堂合作学习调控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以《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