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论文--水电站建筑与设备论文--机电设备论文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特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第10-11页
        1.2.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页
        1.2.2 国内外对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1-12页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2章 流固耦合理论基础第13-18页
    2.1 水轮机全流道湍流计算数学模型第13-15页
        2.1.1 湍流研究方法第13页
        2.1.2 湍流模型第13-15页
    2.2 力学特性分析基础数学模型第15-17页
        2.2.1 有限元理论第15页
        2.2.2 模态分析理论第15-16页
        2.2.3 流固耦合数学模型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水轮机全流道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18-24页
    3.1 转轮域模型第18-20页
        3.1.1 转轮的三维造型第18-19页
        3.1.2 转轮重构与流体域网格划分第19-20页
    3.2 蜗壳流体域建模及网格划分第20-21页
    3.3 导水机构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第21-22页
    3.4 尾水管流体域建模第22-23页
    3.5 水轮机内部流体各计算域及其网格第23页
    本章小节第23-24页
第4章 水轮机特性数值分析的两种计算方法第24-32页
    4.1 水轮机转轮特性计算的两种数值算法简介第24页
    4.2 流固耦合数据传递模型的建立第24-25页
    4.3 非定常流场模拟及流固耦合计算第25-28页
        4.3.1 水轮机全流域前处理设置第25-26页
        4.3.2 非定常流场模拟计算第26页
        4.3.3 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工况的选取第26-28页
        4.3.4 流固耦合计算模型边界条件设定第28页
    4.4 采用两种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转轮特性的结果分析第28-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5章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算法的混流式转轮特性分析第32-46页
    5.1 流场分布情况分析第32-36页
        5.1.1 叶片表面流速场分布第32-34页
        5.1.2 叶片表面压力场分布第34-36页
    5.2 混流式转轮叶片力学特性分析第36-43页
        5.2.1 转轮叶片的应变位移分布分析第36-39页
        5.2.2 转轮叶片应力分布分析第39-43页
    5.3 两种数值计算方法的转矩比较与分析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6章 水轮机转轮模态分析第46-55页
    6.1 预应力模态分析第46-49页
    6.2 转轮湿模态分析第49-52页
        6.2.1 湿模态边界条件设置第49-50页
        6.2.2 湿模态分析第50-52页
    6.3 三种模态分析的比较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7.1 本文结论第55-56页
    7.2 展望工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餐饮连锁企业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以A企业为例
下一篇:岳城水库大坝监测数据处理及沉降分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