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9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2 相关理论的界定 | 第10-14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页 |
·网络舆情危机的有关研究 | 第10-12页 |
·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 | 第10-11页 |
·网络舆情危机的分类 | 第11页 |
·网络舆情危机的演化规律 | 第11页 |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 | 第11-12页 |
·网络舆情危机政府应对的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群体极化理论 | 第12页 |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第12页 |
·把关人理论 | 第12页 |
·善治理论 | 第12-14页 |
3 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问题 | 第14-18页 |
·思想和意识上的不到位 | 第14页 |
·处置行为上失当 | 第14-15页 |
·应对机制上存在障碍 | 第15页 |
·新形势带来的挑战 | 第15-18页 |
4 国外治理模式以及启示 | 第18-23页 |
·美国的“政府与社会协调监督”策略 | 第18-20页 |
·网络舆情治理机构与立法 | 第18页 |
·网络管理技术手段的研发 | 第18-19页 |
·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倡导服务商和用户自律 | 第19页 |
·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19页 |
·网络文化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 | 第19-20页 |
·德国的预防为主的“合作化管理”策略 | 第20页 |
·网络舆情的法制化管理 | 第20页 |
·侧重预防、多方参与的网络舆情合作化管理 | 第20页 |
·德国的危机信息平台 | 第20页 |
·韩国的“实名制管理”模式 | 第20-23页 |
·明确的网络舆情治理主体 | 第21页 |
·法律法规体系与网络内容分级标准 | 第21-23页 |
5 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 | 第23-29页 |
·加强网络舆情的行政与立法管理 | 第23-24页 |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监控和应急机制 | 第24-25页 |
·网络舆情信息搜集 | 第24页 |
·网络舆情分析 | 第24页 |
·网络舆情评估和处理 | 第24-25页 |
·关注信息安全,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 第25页 |
·防范计算机病毒 | 第25页 |
·树立信息安全观 | 第25页 |
·重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第25-26页 |
·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26页 |
·电子政务战略 | 第26页 |
·倡导网络行业与网络舆情主体自律,培育理性的网民自治形式 | 第26-29页 |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意见领袖 | 第27页 |
·加强网民和网络媒体的自律 | 第27-28页 |
·发展网络问政,促进舆情善治 | 第28-29页 |
6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