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7页 |
1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简介,制毒机理和微生物降解过程 | 第17-24页 |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简介 | 第17-18页 |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制毒机理 | 第18-20页 |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残留 | 第20页 |
·APP类除草剂的化学分解 | 第20-21页 |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途径 | 第21-24页 |
2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简介及其微生物降解 | 第24-29页 |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简介 | 第24-25页 |
·2,4-滴的微生物降解 | 第25-26页 |
·2,4-滴丙酸和二甲四氯丙酸的微生物降解 | 第26-29页 |
3 红螺菌科的分类及降解菌株 | 第29-30页 |
4 4-羟基苯氧基丙酸微生物降解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第二章 (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7-71页 |
第一节 HPP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7-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37-38页 |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第38页 |
·细菌菌体和菌落形态 | 第38页 |
·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 | 第38页 |
·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 | 第38-41页 |
·16S rRNA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 | 第41页 |
·HPP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第41-42页 |
·菌株的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 第42-45页 |
·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 | 第45-48页 |
第二节 HPP降解菌株MEPE0129分类学地位研究 | 第48-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4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48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48-49页 |
·生长温度测定 | 第49页 |
·菌株pH耐受范围和最适pH测定 | 第49页 |
·菌株耐盐性和生长最适盐浓度 | 第49页 |
·细菌菌体和菌落形态 | 第49-50页 |
·菌株细胞壁脂肪酸成分分析 | 第50页 |
·基因组总DNA的G+C含量的测定 | 第50-51页 |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第51页 |
·呼吸醌组分分析 | 第51页 |
·极性酯分析 | 第51-52页 |
·Biolog检测 | 第52-53页 |
·API鉴定系统分析 | 第53页 |
·细胞壁脂肪酸分析 | 第53-54页 |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5页 |
·降解菌株的基因型分类 | 第54-56页 |
·降解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 | 第56-58页 |
·降解菌株的化学分类 | 第58-59页 |
·降解菌株与红螺菌科各属模式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对比 | 第59-63页 |
·结论和新属描述 | 第63-65页 |
本章讨论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三章 降解菌对(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的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研究 | 第71-97页 |
第一节 HPP降解菌的降解特性 | 第71-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71页 |
·菌株种子液的制备 | 第71页 |
·菌株对HPP的降解特性 | 第71-7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84页 |
·菌株以HPP为唯一碳源的降解曲线 | 第73-75页 |
·温度对菌株降解HPP的影响 | 第75-76页 |
·pH值对菌株降解HPP的影响 | 第76-78页 |
·HPP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78-79页 |
·接种量对菌株降解HPP的影响 | 第79-80页 |
·金属离子对菌株降解HPP的影响 | 第80-82页 |
·最优条件下HPP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对比 | 第82-83页 |
·菌株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 | 第83-84页 |
第二节 菌株MEPE0902的HPP降解途径 | 第84-9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86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84页 |
·MEPE0902对对苯二酚的降解 | 第84页 |
·诱导的MEPE0902对对苯二酚和HPP的降解 | 第84页 |
·MEPE0902对对苯二酚和HPP的混合降解 | 第84页 |
·色谱-质谱产物检测 | 第84-85页 |
·降解途径基因的克隆 | 第85-8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6-92页 |
·MEPE0902的对苯二酚相关降解 | 第86-88页 |
·降解中间产物的液相检测 | 第88-89页 |
·降解中间产物的质谱检测 | 第89-91页 |
·降解途径相关基因的扩增 | 第91-92页 |
本章讨论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四章 (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降解菌的粗酶活性与芳香族转化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97-11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7-105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97页 |
·菌株MEPE0129和MEPE0902粗酶液的制备和检测 | 第97-98页 |
·菌株总DNA的提取 | 第98页 |
·MEPE0129中偏苯三酚降解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98页 |
·侧翼序列的克隆 | 第98-100页 |
·PCR产物加A尾 | 第100页 |
·PCR产物的T/A克隆 | 第100-101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101页 |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 第101页 |
·序列测定 | 第101页 |
·基因序列比较与分析 | 第101页 |
·偏苯三酚开环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01-103页 |
·偏苯三酚开环酶的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 | 第103-104页 |
·偏苯三酚开环酶的比酶活测定 | 第104-10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5-111页 |
·MEPE0129和MEPE0902的粗酶液实验 | 第105-107页 |
·MEPE0129中偏苯三酚降解基因片段与相关基因簇的扩增与分析 | 第107-108页 |
·偏苯三酚开环酶基因的表达与活性测定 | 第108-111页 |
本章讨论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7-119页 |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119-121页 |
附录 | 第121-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