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4-42页 |
第一章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相关的研究进展 | 第15-29页 |
1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简介 | 第15-16页 |
2 PAMPs触发的植物免疫(PTI) | 第16-21页 |
·PAMPs | 第16-17页 |
·模式识别受体(PRRs) | 第17-18页 |
·PTI的调节因子BAK1 | 第18-20页 |
·PTI相关的防卫反应 | 第20-21页 |
3 效应因子触发的植物免疫(ETI) | 第21-26页 |
·细菌效应因子的功能 | 第21-22页 |
·真核病原菌的效应因子 | 第22-23页 |
·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 | 第23-24页 |
·抗病基因与胞内效应因子的识别 | 第24-26页 |
·ETI相关的防卫反应与信号通路 | 第26页 |
4 系统获得性抗性 | 第26-29页 |
第二章 PtdIns(3)P和细胞自噬调控植物免疫 | 第29-42页 |
1 PtdIns(3)P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PtdIns(3)P简介 | 第29-30页 |
·PtdIns(3)P和FYVE结构域 | 第30-33页 |
·Ptdlns(3)P与病原物的互作 | 第33-35页 |
2 细胞自噬和植物免疫 | 第35-42页 |
·细胞自噬简介 | 第35-36页 |
·自噬和程序性细胞死亡 | 第36-38页 |
·自噬和植物对病原物的抗性 | 第38-40页 |
·自噬和PtdIns(3)P | 第40-42页 |
下篇研究内容 | 第42-109页 |
第一章 PtdIns(3)P在疫霉侵染本氏烟过程中的定位与来源分析 | 第43-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50页 |
·供试烟草和菌株的选择与培养 | 第45-46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6页 |
·载体构建 | 第46-48页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转化 | 第48-50页 |
·疫霉的接种与共聚焦显微观察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PtdIns(3)P特异性结合的FYVE系列载体在烟草细胞中的定位 | 第50-53页 |
·PtdIns(3)P特异性结合FYVE融合蛋白在侵染过程中的定位 | 第53页 |
·大豆疫霉效应因子Avr1b在侵染过程中的定位 | 第53-55页 |
·大豆疫霉效应因子Avr1b与PtdIns(3)P的互作方式 | 第55页 |
·PtdIns(3)P结合蛋白往LY294002处理菌丝的聚集情况 | 第55-56页 |
·FYVE融合蛋白在烟草与大豆疫霉PI3K沉默转化子互作时的定位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61页 |
第二章 一种新型抗病策略:在植物中表达降低PtdIns(3)P水平的分泌蛋白 | 第61-8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73页 |
·植物材料和菌株的选择 | 第64页 |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第64-66页 |
·载体构建 | 第66-67页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转化 | 第67页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稳定转化 | 第67-68页 |
·疫霉菌的培养和游动孢子的获得 | 第68页 |
·烟草叶片的抗病性分析 | 第68页 |
·本氏烟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8-69页 |
·本氏烟叶片RNA提取以及后续实验 | 第69-71页 |
·本氏烟叶片蛋白的提取与Western-blot | 第71-7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84页 |
·瞬时表达降低PtdIns(3)P水平蛋白的本氏烟对寄生疫霉抗病性分析 | 第73-74页 |
·瞬时表达降低PtdIns(3)P水平蛋白的本氏烟对辣椒疫霉抗病性分析 | 第74-75页 |
·表达PtdIns(3)P结合蛋白或AtPIP5K1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 第75-79页 |
·转基因烟草叶片对辣椒疫霉的抗性检测 | 第79-81页 |
·转基因烟草对辣椒疫霉抗性机制的研究 | 第81页 |
·转基因烟草叶片对寄生疫霉的抗性检测 | 第81页 |
·转基因烟草对寄生疫霉抗性机制的研究 | 第81-84页 |
3 讨论 | 第84-87页 |
第三章 本氏烟PI3K复合体相关基因在其抗病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 第87-10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4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90-91页 |
·载体构建 | 第91-92页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VIGS | 第92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92页 |
·烟草叶片的接种实验 | 第92-93页 |
·蛋白稳定性的检测 | 第93-94页 |
·共聚焦荧光显微观察 | 第9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5页 |
·本氏烟PI3K复合体相关基因在疫霉侵染阶段的表达分析 | 第94-95页 |
·NbVPS15/30/34基因沉默烟草植株的获得 | 第95-97页 |
·NbVPS15/30/34沉默植株对辣椒疫霉抗性的研究 | 第97-99页 |
·NbVPS15/30/34沉默植株对寄生疫霉抗性的研究 | 第99-101页 |
·NbVPS15/30/34沉默植株对灰霉菌的抗性检测 | 第101-102页 |
·本氏烟NbVPS30和NbVPS34的定位分析 | 第102页 |
·沉默NbVPS15/30/34基因对大豆疫霉效应因子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沉默NbVPS15/30/34基因对自噬相关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3 讨论 | 第105-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37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37-13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