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金圣叹批评文体研究范围的确定和说明 | 第8-9页 |
| 二、金圣叹批评文体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9-12页 |
| 三、金圣叹批评文体研究的方法、特点和价值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金圣叹批评文体的分类 | 第14-24页 |
| 一、序跋体 | 第14-16页 |
| 二、书信体 | 第16-18页 |
| 三、评点体 | 第18-21页 |
| 四、选本体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金圣叹批评文体的独特性 | 第24-42页 |
| 一、语言之精严:“金批水浒”显精严 | 第24-27页 |
| 二、情感之细腻:“金批西厢”露真情 | 第27-30页 |
| 三、方法之精细:分丝系缕觅“金针” | 第30-34页 |
| 四、模式之系统:一幅手眼批“六书” | 第34-37页 |
| 五、思维之异端:儒者中走出的“异端” | 第37-42页 |
| 第三章 金圣叹批评文体的影响 | 第42-48页 |
| 一、金氏“腰斩法”批评与中国文学 | 第42-44页 |
| 二、金氏系统性批评与中国评点派 | 第44-45页 |
| 三、金氏评点模式与国外批评文体 | 第45-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