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史论文--中国建筑史论文

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建筑技术史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研究现状、时空及意义第14-21页
 第一节 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现状简介第14页
     ·建筑考古学与建筑史的开创、发展与现状第14-15页
     ·聚落考古研究与建筑史的关系第15-17页
     ·青铜时代及以前建筑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7页
 第二节 研究的时空和方法第17-19页
     ·研究时空范围第17-18页
     ·研究对象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三节 创新之处及存在问题第19-21页
     ·创新之处第19-20页
     ·存在问题第20-21页
第二章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建筑史第21-78页
 第一节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第21-23页
     ·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第21页
     ·土默特平原第21-22页
     ·鄂尔多斯高原第22-23页
     ·岱海~黄旗海地区第23页
 第二节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第23-26页
     ·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 6800~6200年)第24页
     ·仰韶文化中期(距今约 6000~5500年)第24页
     ·庙子沟文化(距今约 5500~5000年)第24-25页
     ·阿善三期文化(距今约 5000~4500年)第25页
     ·龙山时代(距今约 4500~3900年)。第25页
     ·大.二期文化(距今约 3900~3800年)第25-26页
     ·朱开沟文化(距今约 3800~3200年)第26页
     ·西岔文化(距今约 2800~2600年)第26页
 第三节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建筑考古学研究第26-64页
     ·仰韶文化早期第26-31页
     ·仰韶文化中期第31-46页
     ·阿善三期文化第46-50页
     ·龙山时代第50-57页
     ·大.二期文化第57-60页
     ·朱开沟文化第60-62页
     ·西岔文化第62-64页
 第四节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建筑及聚落规划第64-78页
     ·内蒙古中南部建筑发展的整体变化趋势第64-65页
     ·从建筑材料及结构等看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第65-73页
     ·建筑的空间规划与分布第73-78页
第三章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建筑史第78-116页
 第一节 内蒙古东南部地理环境第78-79页
 第二节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第79-83页
     ·小河西文化(距今约8400年以前)第79页
     ·兴隆洼文化(距今约 8400~7000年)第79-80页
     ·赵宝沟文化(距今约 7000~5500年)第80页
     ·红山文化(距今约 6500~5000年)第80-81页
     ·小河沿文化(距今 5500~4700年)第81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 4000~3500年)第81-82页
     ·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 3000~2500年)第82-83页
 第三节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建筑考古学研究第83-102页
     ·小河西文化第83页
     ·兴隆洼文化第83-86页
     ·赵宝沟文化第86-89页
     ·红山文化第89-93页
     ·小河沿文化第93-95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第95-100页
     ·夏家店上层文化第100-102页
 第四节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建筑及聚落规划第102-116页
     ·内蒙古中南部建筑发展的整体变化趋势第102-104页
     ·建筑材料和房屋结构看建筑技术的发展第104-110页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聚落规划第110-116页
第四章 房屋建筑及聚落规划的综合研究第116-131页
 第一节 房屋建筑及聚落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116-120页
     ·自然环境的影响第116-118页
     ·气候环境对聚落分布及规模的影响第118-120页
 第二节 文化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第120-124页
     ·半地穴式、地穴式建筑第120-121页
     ·石砌建筑第121页
     ·土墙建筑第121-122页
     ·窑洞式建筑第122-123页
     ·夯筑和版筑技术第123-124页
 第三节 建筑与社会组织形态的关系第124-131页
第五章 结语第131-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中的教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