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中的教育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1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教育 | 第12页 |
·技术 | 第12-13页 |
·教育技术 | 第13-14页 |
·古代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对民国以前教育技术史的研究 | 第15页 |
·对民国以后教育技术史的研究 | 第15-17页 |
·对古代医学教育史的研究 | 第17-19页 |
·对国外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 | 第19-21页 |
第2章 教育技术史的内涵与研究范式 | 第21-29页 |
·科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 | 第21-23页 |
·科学技术史 | 第21-22页 |
·教育技术史 | 第22-23页 |
·教育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史的关系 | 第23页 |
·教育技术史的研究范式 | 第23-29页 |
·史学的研究范式 | 第23-25页 |
·古代医学教育技术史研究范式 | 第25-29页 |
第3章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概况 | 第29-43页 |
·中国古代医学发展概况 | 第29-31页 |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发展概况 | 第31页 |
·古代医学教育形式 | 第31-41页 |
·私学教育 | 第31-36页 |
·官学教育 | 第36-41页 |
·蒙藏医学教育形式 | 第41页 |
·古代医学教育技术的存在形态 | 第41-43页 |
·媒体技术 | 第42页 |
·智能技术 | 第42-43页 |
第4章 古代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媒体技术 | 第43-110页 |
·图形化资源 | 第43-95页 |
·医理教学 | 第44-58页 |
·药物教学 | 第58-63页 |
·诊疗教学 | 第63-79页 |
·医具学习 | 第79-82页 |
·养生保健知识 | 第82-88页 |
·技术特征分析 | 第88-95页 |
·模型化资源 | 第95-110页 |
·经络漆人 | 第95-96页 |
·针灸陶俑 | 第96-97页 |
·针灸铜人 | 第97-101页 |
·妇科模具 | 第101页 |
·压箱底 | 第101-103页 |
·欢喜佛 | 第103页 |
·导引俑 | 第103-104页 |
·技术特征分析 | 第104-110页 |
第5章 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中的智能技术 | 第110-132页 |
·教学歌赋 | 第110-123页 |
·基础理论教学歌赋 | 第111-112页 |
·本草教学歌赋 | 第112-114页 |
·中药方剂歌赋 | 第114-115页 |
·针灸歌赋 | 第115-117页 |
·其他临床歌赋 | 第117-118页 |
·技术特征分析 | 第118-123页 |
·动作套路 | 第123-132页 |
·仿生套路 | 第124-127页 |
·自创套路 | 第127-128页 |
·技术特征分析 | 第128-132页 |
第6章 蒙藏医学中的教育技术 | 第132-151页 |
·藏医中的教育技术:曼唐 | 第132-146页 |
·藏医教育形式 | 第132-133页 |
·曼唐的演变 | 第133-139页 |
·曼唐的应用情况 | 第139-141页 |
·技术特征分析 | 第141-145页 |
·曼唐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蒙医教育史上的教育技术 | 第146-151页 |
·蒙医教育形式 | 第146-147页 |
·蒙医疗术铜人 | 第147-148页 |
·技术特征分析 | 第148-149页 |
·蒙医铜人应用情况 | 第149-151页 |
第7章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其他国家医学发展的影响 | 第151-162页 |
·汉方医学 | 第151-156页 |
·日本汉方医学概况 | 第151页 |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汉方医学的影响 | 第151-156页 |
·韩国东医学 | 第156-159页 |
·韩国东医学概况 | 第156-157页 |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韩国东医学的影响 | 第157-159页 |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其他国家医学的影响 | 第159-162页 |
·波斯 | 第159-160页 |
·欧洲地区 | 第160-162页 |
结论 | 第162-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77页 |
致谢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