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胡德效应”对中国长笛的推动和影响—帕胡德与上海十年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国际长笛界的帕胡德现象 | 第7-11页 |
第一节 帕胡德的国际地位 | 第7-8页 |
第二节 帕胡德的国际影响力和贡献 | 第8-11页 |
第二章 帕胡德与上海十年缘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帕胡德与何声奇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帕胡德与上海音乐学院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帕胡德上海十年5场音乐会和大师班 | 第13-15页 |
(一)、风靡之音初现——2005年第一场音乐会 | 第13-14页 |
(二)、经典协奏重现——2007年第二场音乐会 | 第14页 |
(三)、新颖形式体现——2010年第三场音乐会 | 第14页 |
(四)、巅峰状态再现——2014年第四场音乐会 | 第14-15页 |
(五)、高尚情怀展现——2015年第五场音乐会 | 第15页 |
小结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帕胡德效应”对中国长笛的推动和影响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帕胡德给予我们专业上的影响 | 第18-20页 |
(一)、演奏方法上的颠覆式启发 | 第18-19页 |
(二)、对专业态度上的教育 | 第19页 |
(三)、对音乐职业的认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帕胡德给予我们的社会影响力 | 第20页 |
(一)、让更多人喜欢上长笛 | 第20页 |
(二)、让长笛变得更容易更好听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附录 | 第24-27页 |
后记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