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通渭县常河职业中学的调查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提出问题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页 |
| ·目的 | 第12页 |
| ·意义 | 第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2 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4页 |
| ·通渭县常河职中的现状 | 第15页 |
| ·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5-24页 |
|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16-18页 |
| ·部分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18-19页 |
| ·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不良 | 第19-22页 |
| ·德育课教材建设滞后 | 第22-24页 |
| 3 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34页 |
| ·学校因素制约着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 第24-26页 |
| ·学校对中职生德育课重视不够 | 第24-25页 |
| ·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不配套 | 第25页 |
| ·农村职业中学招生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25-26页 |
| ·教师因素影响着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 第26-27页 |
| ·德育课教师的职业发展机会少 | 第26页 |
| ·岗位和专业配置的不合理 | 第26页 |
| ·农村德育课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不足 | 第26-27页 |
| ·教材因素影响着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 第27页 |
| ·教材针对性不足 | 第27页 |
| ·校本教材开发和利用不够 | 第27页 |
| ·学生因素影响着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 第27-29页 |
| ·青春期身心发展的叛逆心态 | 第27-28页 |
| ·农村中职生生源质量低 | 第28页 |
| ·就业因素困扰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 第28-29页 |
| ·家庭因素影响着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 第29-30页 |
| ·残缺家庭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 | 第29-30页 |
| ·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 | 第30页 |
| ·家庭不和睦对中职生的影响 | 第30页 |
| ·社会因素影响着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 第30-34页 |
| ·社会不良观念的负面影响 | 第31-32页 |
| ·网络不良信息给德育课带来的困扰 | 第32-34页 |
| 4 提升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 第34-40页 |
| ·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评价新标准 | 第34-35页 |
|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德育课的地位 | 第34-35页 |
| ·更新教学理念,建构德育课教学新模式 | 第35页 |
| ·完善注重发展、注重过程、注重多元的学科评价体系 | 第35页 |
| ·重视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 | 第35-36页 |
| ·加大德育课教师专业培训 | 第35-36页 |
| ·充分调动德育课教师的积极性 | 第36页 |
| ·挖掘本地德育资源 | 第36-37页 |
| ·传承书画文化 | 第36-37页 |
| ·发扬耕读精神 | 第37页 |
| ·关注人格培养 | 第37-40页 |
| ·加强中职学生生命教育 | 第37-38页 |
| ·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 第38页 |
| ·注重学生的心灵提升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