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一)国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一)生命 | 第19-20页 |
(二)生命教育 | 第20-21页 |
(三)小学生生命教育 | 第21页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一)生命哲学 | 第21-22页 |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22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一)文献法 | 第22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三)访谈法 | 第22-23页 |
(四)教育统计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第24-37页 |
一、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 | 第24-26页 |
二、小学生命教育内容与实施 | 第26-27页 |
(一)小学生命教育内容的调查 | 第26页 |
(二)小学生命教育实施的调查 | 第26-27页 |
三、小学生命教育的结果与评价 | 第27-28页 |
(一)小学生命教育结果调查 | 第27-28页 |
(二)小学生命教育评价调查 | 第28页 |
四、小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 第28-30页 |
(一)小学生对于自然生命的认识 | 第28-29页 |
(二)小学生对于精神生命的认识 | 第29-30页 |
(三)小学生对于社会生命的认识 | 第30页 |
五、小学生生命现状 | 第30-35页 |
(一)小学生生存现状 | 第30-32页 |
(二)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 | 第32-33页 |
(三)小学生的挫折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现状 | 第33-35页 |
六、小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需求情况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 第37-43页 |
一、小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一)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 第37页 |
(二)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 | 第37页 |
(三)生命教育内容单一空泛 | 第37-38页 |
(四)生命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 第38页 |
(五)生命教育实施途径单一 | 第38页 |
(六)生命教育评价形式简单 | 第38页 |
二、小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3页 |
(一)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家庭教育中不良观念的影响以及对生命教育的淡化 | 第39-41页 |
(三)学校教育观念与教育制度滞后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改进小学生生命教育质量的对策 | 第43-52页 |
一、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应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 第43-44页 |
二、加强校园生态人文环境建设,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氛围 | 第44-46页 |
(一)创设良好的有形环境,发挥显性教育的作用 | 第44-45页 |
(二)打造无声的无形环境,发挥隐性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 | 第45-46页 |
三、丰富与完善生命教育内容及形式,满足学生发展要求 | 第46-48页 |
(一)丰富生命教育内容,完善生命教育体系 | 第46-47页 |
(二)加强对相关学科生命教育渗透 | 第47页 |
(三)丰富有关生命教育的课外读物 | 第47页 |
(四)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 第47页 |
(五)丰富小学生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课外活动 | 第47-48页 |
(六)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生命实践活动 | 第48页 |
四、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 第48-49页 |
(一)专职的生命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 第49页 |
(二)相关学科教师生命素养的培养 | 第49页 |
五、学校改善对师生的评价制度,建立生命关怀的评价机制 | 第49-50页 |
(一)构建新型的教师评价制度 | 第49-50页 |
(二)构建新型的学生评价制度 | 第50页 |
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生命教育体系 | 第50-52页 |
(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进行生命教育 | 第50-51页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进行生命教育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附录Ⅰ:小学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第56-60页 |
附录Ⅱ:小学生命教育的访谈提纲(教师)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