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初中生数学预习能力的调查研究--以沈阳市某中学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一)时代背景第8页
  (二)学科背景第8-9页
 二、概念界定第9-12页
  (一)自主学习第9页
  (二)自主学习能力第9-10页
  (三)预习第10页
  (四)预习能力第10页
  (五)数学预习能力第10-11页
  (六)导学案教学模式第11-12页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第12页
  (一)研究问题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页
 四、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3页
  (二)实践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1页
 一、研究现状第14-18页
  (一)关于数学预习观的研究第14-15页
  (二)关于数学预习方法的研究第15-16页
  (三)关于数学预习意义的研究第16页
  (四)关于数学预习能力的研究第16-18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18-21页
  (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第18页
  (二)发现学习理论第18-19页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9页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1-23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21-22页
  (一)调查目的第21页
  (二)调查对象第21页
  (三)调查问卷设计第21-22页
 二、访谈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22-23页
  (一)学生访谈第22页
  (二)教师访谈第22-23页
第四章 数据统计与访谈分析第23-38页
 一、调查数据统计第23-34页
  (一) 数学预习动机激励水平第23-26页
  (二) 数学预习目标设置能力第26-29页
  (三)数学预习策略使用能力第29-32页
  (四)数学预习自我评价能力第32-34页
 二、访谈案例分析第34-38页
  (一)学生访谈分析第34-36页
  (二)教师访谈分析第36-38页
第五章 结论呈现与原因分析第38-43页
 一、结论呈现第38-41页
  (一)数学预习动机激励水平第38页
  (二)数学预习目标设置能力第38-39页
  (三)数学预习策略使用能力第39页
  (四)数学预习自我评价能力第39-40页
  (五)数学预习能力的性别差异第40-41页
  (六)数学预习能力现状第41页
 二、原因分析第41-43页
  (一)关于数学预习动机激励水平第41页
  (二)关于数学预习目标设置能力第41-42页
  (三)关于数学预习策略使用能力第42页
  (四)关于数学预习自我评价能力第42页
  (五)关于数学预习能力的性别差异第42-43页
第六章 策略建议第43-47页
 一、提高数学预习动机激励水平的策略建议第43-44页
  (一)从学生角度第43页
  (二)从学校角度第43-44页
  (三)从家庭角度第44页
 二、提高数学预习目标设置能力的策略建议第44-45页
  (一)从学生角度第44页
  (二)从教师角度第44-45页
 三、提高数学预习策略使用能力的策略建议第45-46页
  (一)从学生角度第45页
  (二)从教师角度第45-46页
 四、提高数学预习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建议第46-47页
  (一)从学生角度第46页
  (二)从教师角度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附录 1第49-51页
附录 2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研究--以《光的反射》为例
下一篇:辽宁省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