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风险度量方法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 ·以资产回报的损益分布为基础定义的风险度量 | 第8-13页 |
| ·以跌幅函数的分布为基础定义的风险度量 | 第13-14页 |
| ·随机变量为非完全信息的情况下的风险度量 | 第14页 |
| ·本文的主要结构 | 第14-15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2 CDaR(Conditional drawdown at risk)方法 | 第16-23页 |
| ·跌幅函数介绍 | 第16-19页 |
| ·最大跌幅函数和平均跌幅函数 | 第19页 |
| ·CDaR模型 | 第19-22页 |
| ·CDaR模型的定义 | 第19-20页 |
| ·CDaR风险测度的性质 | 第20-22页 |
| ·最大跌幅函数,平均跌幅函数和CDaR的关系 | 第22页 |
| ·基于CDaR风险测度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第22-23页 |
| 3 UCDaR(Utility Conditional drawdown at Risk)方法 | 第23-30页 |
| ·效用CDaR(UCDaR)模型 | 第23-27页 |
| ·UCDaR的定义 | 第23-24页 |
| ·UCDaR模型中的效用函数 | 第24-25页 |
| ·UCDaR的性质 | 第25-27页 |
| ·资产组合CDaR值和UCDaR值的大小比较 | 第27-28页 |
| ·基于UCDaR的投资组合最优化模型 | 第28-30页 |
| 4 最坏条件下的UCDaR(The Worst Case Utility Conditional drawdown at risk)方法 | 第30-34页 |
| ·WUCDaR模型 | 第30页 |
| ·WUCDaR模型的转化 | 第30-33页 |
| ·基于WUCDaR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第33-34页 |
| 5 实证分析 | 第34-46页 |
| ·实证所需数据 | 第34-36页 |
| ·样本数据的选取和所需数据的生成 | 第34-35页 |
| ·模拟出的数据举例 | 第35-36页 |
| ·单支股票的风险值 | 第36-37页 |
| ·基于CD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7-40页 |
| ·基于CDaR模型的投资组合优化结果 | 第37-39页 |
| ·基于CDaR模型的有效前沿 | 第39-40页 |
| ·基于UCDaR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 ·基于UCDaR的资产组合优化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 ·基于UCDaR的有效前沿分析 | 第43-45页 |
| ·基于CDaR和UCDaR的实证结果比较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2页 |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