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藻类论文

利用lpaat和gpd1基因提高莱茵衣藻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生物柴油的发展第14-15页
     ·微藻油脂合成路径的探究第15-16页
   ·三酰甘油合成路径的改造第16-22页
     ·微藻中CO2的固定第17页
     ·自由脂肪酸合成路径的改造第17-19页
     ·TAG组装路径(kennedy路径)的改造第19-22页
   ·旁路代谢路径的调控第22-23页
   ·脂肪酸分解代谢路径第23-24页
   ·莱茵衣藻的研究优势第24-25页
第2章 转c-lpaat和c-gpd1 基因衣藻的获得及其分析第25-40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实验藻株及菌株第25页
     ·实验室仪器及试剂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30页
     ·目的基因的改造与合成第26-27页
     ·莱茵衣藻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7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27页
     ·质粒的提取第27-28页
     ·莱茵衣藻的遗传转化及转化率计算第28-29页
     ·转基因藻的DNA-PCR检测第29-30页
       ·衣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9页
       ·转基因衣藻的PCR检测第29-30页
   ·实验结果第30-38页
     ·目的基因的改造与合成第30-33页
     ·莱茵衣藻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36页
     ·转基因衣藻的抗性平板筛选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转基因藻lpaat和gpd1 基因的表达及脂肪酸积累的的初步分析第40-54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0页
     ·实验藻株第40页
     ·实验室仪器及试剂第40页
   ·实验方法第40-45页
     ·莱茵衣藻总RNA的提取第40-41页
     ·莱茵衣藻RNA的定量反转第41页
     ·目的基因半定量PCR第41-42页
     ·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第42-44页
       ·脂肪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2-43页
       ·脂肪酸含量的GC-MS检测第43页
       ·脂肪酸的甲酯化第43-44页
     ·尼罗红染色法的建立与应用第44-45页
       ·PBS磷酸盐缓冲液的配置第44页
       ·尼罗红染色法步骤第44页
       ·尼罗红染色最适浓度探索第44-45页
       ·尼罗红染色最适时间探索第45页
   ·实验结果第45-52页
     ·转基因衣藻的RT-PCR分析第45-48页
     ·转基因衣藻脂肪酸含量的初步分析第48-50页
     ·尼罗红染色法观察转基因藻的油脂滴第50-52页
       ·尼罗红染色法的建立第50-51页
       ·热激对转基因衣藻脂肪酸积累的影响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c-lpaat和c-gpd1 基因在莱茵衣藻中的转录调控研究第54-63页
   ·实验材料第54页
     ·实验藻株第54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4页
   ·实验方法第54-55页
     ·转化子的热激处理第54-55页
     ·RNA提取和定量反转第55页
     ·目的基因和内参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第55页
     ·β-actin和目的片段溶解曲线的测定第55页
   ·实验结果第55-61页
     ·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第55-56页
     ·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6-61页
       ·热激一次对转基因藻c-lpaat和c-gpd1 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7-59页
       ·反复热激三次对转基因藻c-lpaat和c-gpd1 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9-61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61-63页
第5章 热激对转基因衣藻脂肪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第63-76页
   ·实验材料第63页
     ·实验藻株第63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63页
   ·实验方法第63-64页
     ·莱茵衣藻生长曲线的绘制第63页
     ·脂肪酸总量和成分的分析第63页
     ·统计学分析第63页
     ·蛋白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第63-64页
   ·实验结果第64-73页
     ·转基因衣藻生长情况的分析第64-65页
     ·转基因藻脂肪酸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5-68页
     ·热激条件下转基因藻脂肪酸含量及组分的分析第68-72页
     ·转基因衣藻蛋白含量的测定第72-73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73-7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9页
   ·c-lpaat和c-gpd1 基因的导入可促进莱茵衣藻油脂的积累第76-77页
   ·本研究的优势第77-78页
   ·微藻脂肪酸调控与新策略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海洋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溶藻活性物质的研究
下一篇:转基因抑制PEPC对三角褐指藻油脂含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