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的材积与胸径和枝下高的关系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已有的测量材积的方法 | 第9-11页 |
·国外的研究发展 | 第11页 |
·国内的研究发展 | 第11-13页 |
2 研究地概况、研究内容 | 第13-20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13-14页 |
·主要树种 | 第13页 |
·地理情况 | 第13页 |
·自然情况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数据收集 | 第15页 |
·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 第15页 |
·建模、分析及检验的方法 | 第15-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 第20-25页 |
·前言 | 第20页 |
·实地调查材积的相关分析 | 第20页 |
·相关分析 | 第20-22页 |
·胸径与枝下高关系分析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红松材积与胸径、枝下高的关系分析 | 第25-42页 |
·前言 | 第25页 |
·胸径—材积关系分析 | 第25-2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模型相关系数及参数估计 | 第26-28页 |
·枝下高、胸径与材积的关系分析 | 第28-37页 |
·参数估计 | 第28-32页 |
·模型检验 | 第32-35页 |
·回归模型残差的正态检验 | 第35-37页 |
·材积表的编制 | 第37-40页 |
·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 第37-38页 |
·二元材积表的编制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