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及工艺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离子型稀土矿概述 | 第10-11页 |
| ·离子型稀土矿的浸出机理 | 第11页 |
| ·离子型稀土矿浸矿工艺 | 第11-13页 |
| ·氯化钠及其浸矿工艺 | 第12页 |
| ·硫酸铵及其浸矿工艺 | 第12-13页 |
| ·离子型稀土矿山绿色开采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3-15页 |
| ·离子型稀土矿绿色开采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离子型稀土矿绿色开采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 ·硫酸镁用于浸出离子型稀土矿论述 | 第15-16页 |
| ·硫酸镁浸矿的意义 | 第15-16页 |
| ·硫酸镁用于浸矿对环境的影响 | 第16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第18-25页 |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18-21页 |
| ·实验原料 | 第18-20页 |
|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 ·硫酸铵浸矿过程规律研究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浸矿工艺优化研究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硫酸镁浸矿动力学研究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分析化验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硫酸铵浸矿过程规律研究 | 第25-39页 |
| ·硫酸铵浸矿过程各物质的物料平衡及流出规律 | 第25-31页 |
| ·水的平衡 | 第25-26页 |
| ·稀土的平衡及浸出规律 | 第26-28页 |
| ·硫酸根的平衡及流出规律 | 第28-29页 |
| ·铵根的平衡及流出规律 | 第29-31页 |
| ·硫酸铵浸矿过程中稀土与浸矿剂中各离子的流出关系 | 第31-33页 |
| ·稀土与铵根离子的浸出关系 | 第31-32页 |
| ·稀土与硫酸根离子的浸出关系 | 第32页 |
| ·硫酸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流出关系 | 第32-33页 |
| ·稀土矿的流出曲线分区 | 第33-34页 |
| ·硫酸铵浸矿过程中杂质离子浸出规律 | 第34-35页 |
| ·稀土与铝离子的浸出规律 | 第34-35页 |
| ·稀土及杂质离子的浸出顺序 | 第35页 |
| ·浸出液pH的变化规律 | 第35-38页 |
| ·浸出液pH值与稀土浸出的关系 | 第35-36页 |
| ·浸出液pH值与Fe3+浸出的关系 | 第36-37页 |
| ·浸出液pH值与Al3+浸出的关系 | 第37页 |
| ·浸出液pH值与硅酸根离子浸出的关系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硫酸铵浸矿工艺优化 | 第39-63页 |
| ·稀土品位对硫酸铵浸矿过程的影响及其工艺优化 | 第39-45页 |
| ·低品位矿的工艺优化 | 第39-41页 |
| ·中品位矿的工艺优化 | 第41-42页 |
| ·高品位矿的工艺优化 | 第42-44页 |
| ·硫酸铵浸出不同品位稀土矿的结果比较 | 第44-45页 |
| ·矿层厚度分布对浸矿过程的影响及其工艺优化 | 第45-53页 |
| ·有/无矿层厚度为 1:1 的矿层分布的工艺优化 | 第46-48页 |
| ·有/无矿层厚度为 1:2 的矿层分布的工艺优化 | 第48-50页 |
| ·有/无矿层厚度为 1:3 的矿层分布的工艺优化 | 第50-51页 |
| ·硫酸铵浸出不同矿层厚度分布的结果比较 | 第51-53页 |
| ·硫酸铵质量分数变化对浸矿过程的影响及其工艺优化 | 第53-57页 |
| ·%(NH4)2SO4浸矿过程优化 | 第53-55页 |
| ·%(NH4)2SO4浸矿过程优化 | 第55-56页 |
| ·不同质量分数硫酸铵下稀土浸出结果比较 | 第56-57页 |
| ·稀土矿吸附-解析实验 | 第57-60页 |
| ·稀土矿再吸附稀土实验 | 第58-59页 |
| ·无矿层再解析稀土试验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 第五章 硫酸镁浸矿工艺优化 | 第63-87页 |
| ·稀土品位对硫酸镁浸矿过程的影响及其工艺优化 | 第63-72页 |
| ·低品位矿的工艺优化 | 第63-65页 |
| ·中品位矿的工艺优化 | 第65-68页 |
| ·高品位矿的工艺优化 | 第68-70页 |
| ·硫酸镁浸出不同品位稀土矿的结果比较 | 第70-72页 |
| ·矿层厚度对于硫酸镁用于稀土浸出的影响及其优化 | 第72-78页 |
| ·有/无矿层厚度为 1:1 的矿层分布的工艺优化 | 第72-74页 |
| ·有/无矿层厚度为 1:2 的矿层分布的工艺优化 | 第74-75页 |
| ·有/无矿层厚度为 1:3 的矿层分布的工艺优化 | 第75-77页 |
| ·硫酸镁浸出不同矿层厚度分布的结果比较 | 第77-78页 |
| ·硫酸镁质量分数对浸矿过程的影响及其工艺优化 | 第78-81页 |
| ·1% MgSO4浸矿过程优化 | 第78-79页 |
| ·3% MgSO4浸矿过程优化 | 第79-80页 |
| ·不同质量分数硫酸镁下稀土浸出比较 | 第80-81页 |
| ·硫酸铵与硫酸镁柱浸对比 | 第81-85页 |
| ·单一稀土矿浸矿对比 | 第81-83页 |
| ·不同矿层厚度分布下两种浸矿剂的浸出对比 | 第83-84页 |
| ·不同质量分数下两种浸矿剂浸矿结果对比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六章硫酸镁浸出离子型稀土矿浸出动力学研究 | 第87-97页 |
| ·硫酸镁浸出离子型稀土矿的浸出化学反应 | 第87页 |
| ·硫酸镁浸出离子型稀土矿的动力学模型 | 第87-89页 |
| ·温度对离子型稀土矿浸出的影响 | 第89页 |
| ·动力学模型的确定 | 第89-91页 |
| ·稀土浸出表观活化能 | 第91-92页 |
| ·硫酸镁浓度对稀土浸出动力学的影响 | 第92-93页 |
| ·搅拌强度对稀土浸出动力学的影响 | 第93页 |
| ·宏观动力学方程 | 第93-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97-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