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菌果聚糖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果聚糖的概述 | 第14页 |
·菌果聚糖的结构 | 第14-15页 |
·菌果聚糖的生理功能 | 第15-16页 |
·菌果聚糖的应用 | 第16-17页 |
·菌果聚糖合成酶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蛋白质的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理性设计 | 第18-19页 |
·定向进化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基因克隆方法改进 | 第22-42页 |
·主要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30页 |
·平末端DNA克隆 | 第23-25页 |
·PCR产物的直接克隆 | 第25-27页 |
·融合基因构建克隆 | 第27-29页 |
·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克隆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平末端DNA克隆 | 第31-33页 |
·PCR产物的直接克隆 | 第33-35页 |
·融合基因构建的克隆 | 第35-37页 |
·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克隆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去除信号肽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42-58页 |
·主要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50页 |
·去除信号肽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克隆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43-46页 |
·删除信号肽后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46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46-49页 |
·薄层层析 | 第49-50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检测 | 第50页 |
·催化蔗糖反应 | 第50页 |
·去除信号肽后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51-53页 |
·删除信号肽后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酶学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薄层层析 | 第54-55页 |
·SDS-PAGE电泳检测 | 第55页 |
·催化蔗糖反应 | 第55页 |
·删除信号肽后菌果聚糖合成酶的疏水性/亲水性的预测和分析 | 第55-56页 |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及结构比对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定点突变与表达 | 第58-71页 |
·主要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58-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70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60-63页 |
·定点突变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63-67页 |
·薄层层析 | 第67页 |
·SDS-PAGE电泳检测 | 第67-68页 |
·蔗糖催化反应 | 第68-70页 |
·讨论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删除序列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克隆 | 第71-78页 |
·主要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72-74页 |
·突变菌果聚糖合成酶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74-77页 |
·讨论 | 第77-78页 |
第六章 菌果聚糖合成酶BA-SacB1的定向进化 | 第78-8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78页 |
·试验材料 | 第78页 |
·实验仪器 | 第78页 |
·试验方法 | 第78-79页 |
·菌果聚糖合成酶的随机突变库的构建 | 第78-7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9-81页 |
·随机突变库的构建 | 第79-80页 |
·高通量筛选 | 第80-81页 |
·讨论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