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概述 | 第11-19页 |
·EIAV 的形态和基因组 | 第11-17页 |
·EIAV 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18页 |
·EIAV 的生命周期 | 第18-19页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 | 第19-21页 |
·慢病毒疫苗研究的艰巨性 | 第19-21页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的研制 | 第21页 |
·本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3-27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毒株,质粒与实验动物 | 第23页 |
·培养基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7页 |
·试验马匹的分组与病毒接种 | 第24页 |
·样品采集 | 第24页 |
·马体温与血小板数量的监测 | 第24页 |
·血浆中病毒RNA 的提取 | 第24页 |
·马体内病毒载量的测定 | 第24-26页 |
·S2 基因在马体内的变异分析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Real-time RT-PCR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7-28页 |
·试验马匹体温、血小板数量及病毒载量动态分析 | 第28-31页 |
·S2 基因在马体内变异分析 | 第31-37页 |
·S2 基因的扩增 | 第31-32页 |
·进化树分析 | 第32-33页 |
·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 | 第33-35页 |
·遗传距离分析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