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基金会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TOP100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导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预期创新 | 第16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慈善基金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慈善基金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外部审计与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外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外部审计与慈善基金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文献评述 | 第27-28页 |
3. 理论分析 | 第28-44页 |
·慈善基金会治理的相关理论 | 第28-33页 |
·慈善基金会治理内涵 | 第28-29页 |
·慈善基金会治理结构 | 第29-30页 |
·慈善基金会治理机制 | 第30-33页 |
·外部审计参与慈善基金会治理的理论框架 | 第33-4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4-36页 |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 第36-38页 |
·协同治理理论 | 第38-41页 |
·外部审计对慈善基金会治理的影响 | 第41-44页 |
·发挥信息疏导功能 | 第41-42页 |
·完善财务监督体制 | 第42-43页 |
·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 第43-44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4-51页 |
·研究假设 | 第44-46页 |
·研究变量的确定 | 第46-48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46-47页 |
·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 | 第47-48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48-49页 |
·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样本选择 | 第49页 |
·模型设计 | 第49-51页 |
5. 实证检验 | 第51-59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51-53页 |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53-55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57-59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9-63页 |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相关建议 | 第59-61页 |
·聘用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 | 第60页 |
·完善相关外部审计制度 | 第60-61页 |
·充分利用审计成果 | 第61页 |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61-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后记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