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基本理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内涵 | 第9-11页 |
一、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含义 | 第9页 |
二、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名称称谓厘清 | 第9-10页 |
三、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法性质分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立法价值 | 第11-13页 |
一、 有助于打击严重犯罪 | 第11页 |
二、 完善了我国刑事诉讼体系 | 第11-12页 |
三、 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 | 第12页 |
四、 有助于促进国际司法合作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正当性分析 | 第13页 |
第四节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3-16页 |
一、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与《刑法》第 64 条规定的渉罪款物没收制度 | 第13-14页 |
二、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与财产没收刑 | 第14页 |
三、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与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 第14-15页 |
四、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立法现状与运作思考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立法现状 | 第16-18页 |
一、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适用案件与启动方式 | 第16-17页 |
二、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审理方式 | 第17页 |
三、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执行方式 | 第17页 |
四、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救济方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在运作中可能面临的难题 | 第18-20页 |
一、 未明确主管机关具体执行部门及职责 | 第18页 |
二、 缺乏必要的事前财产调查程序 | 第18-19页 |
三、 证明规则缺乏统一标准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域外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考察与借鉴 | 第20-24页 |
第一节 域外立法模式考察 | 第20-22页 |
一、 英美法系的制度考察 | 第20-21页 |
二、 大陆法系的制度考察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域外立法的评析与借鉴 | 第22-24页 |
一、 对域外立法的评析 | 第22-23页 |
二、 对域外立法的借鉴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刑事特别没收程序的完善建议 | 第24-28页 |
第一节 完善程序启动规定 | 第24页 |
一、 明确适用前提 | 第24页 |
二、 细化适用方式 | 第24页 |
第二节 优化审前程序 | 第24-25页 |
一、 规定涉案材料的受理部门 | 第24-25页 |
二、 审查所受理材料 | 第25页 |
第三节 证明规则的细化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救济程序的改造 | 第26-28页 |
一、 增设执行回转程序 | 第26页 |
二、 增设监督机构 | 第26-27页 |
三、 增设财产调查程序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