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建造工艺论文

大型船用螺旋桨加工混联设备及并联机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研究背景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17页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7-23页
     ·螺旋桨加工研究现状第17-19页
     ·混联结构机床构型设计研究现状第19-21页
     ·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研究现状第21-22页
     ·并联机构运动性能分析研究现状第22-23页
   ·课题研究用到的数学工具及主要软件简介第23-26页
     ·李群李代数第23-24页
     ·旋量理论第24-25页
     ·四元素第25-26页
     ·相关软件第26页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课题的来源第26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6-27页
第二章 大型船用螺旋桨双向对称加工混联机床设计第27-38页
   ·引言第27页
   ·背景技术第27-29页
   ·混联机床方案设计第29-37页
     ·机床零部件组成、安装及运动形式第30-32页
     ·加工可能性、合理性及优越性分析第32-33页
     ·具体实施方式第33-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6-UPS 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研究第38-57页
   ·引言第38页
   ·数学基础第38-43页
   ·一般 6-UPS 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第43-49页
     ·一般 6-UPS 并联机构描述第43-44页
     ·变量代换第44-45页
     ·12 个恒等关系式第45-48页
     ·降次消元法第48-49页
   ·交叉杆型 6-UPS 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第49-56页
     ·四元素的基本概念第50页
     ·四元素表示旋转和移动第50-51页
     ·四元素在并联机床中的应用第51-53页
     ·基于四元素的交叉杆型并联机床运动学正解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交叉杆型 6-UPS 并联机床运动性能分析第57-70页
   ·运动逆解与自由度分析第57-60页
   ·新型雅克比矩阵第60-62页
   ·速度分析第62-65页
     ·封闭向量求导法第62-64页
     ·旋量法第64-65页
   ·加速度分析第65-67页
   ·奇异性分析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交叉杆型 6-UPS 并联机床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第70-88页
   ·工作空间性能指标第70-75页
     ·约束条件第70-71页
     ·求解方法第71页
     ·工作空间形状第71-73页
     ·铰链对工作空间的影响第73-75页
   ·灵巧度指标第75-77页
     ·全域灵巧度性能度量指标第75-76页
     ·灵巧度分布第76-77页
   ·机床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与灵巧度的影响规律第77-82页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第82-85页
     ·最小二乘法第82页
     ·机床 WVI 与 GDI 相对于其结构参数曲线拟合第82-85页
   ·机床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交叉杆型并联机床虚拟样机仿真研究第88-106页
   ·模型建立第88-90页
   ·添加约束第90-91页
   ·定义驱动第91-93页
   ·运动学仿真分析第93-102页
     ·位置反解过程第93-95页
     ·位置正解过程第95-97页
     ·电机驱动函数第97-98页
     ·铰链转角变化第98-101页
     ·速度和加速度第101-102页
   ·动力学仿真分析第102-105页
     ·被动关节受力分析第102-104页
     ·主动关节受力分析第104-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总结与展望第106-108页
 工作总结第106-107页
 研究展望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的船用水泵振动特性分析
下一篇: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深孔加工机理及切削参数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