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第13-14页 |
·课题的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的实用价值 | 第14页 |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9页 |
·柔性多体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水泵结合部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水泵的动力学仿真研究现状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船用水泵结合部特性的理论解析 | 第21-34页 |
·船用水泵结合部的分类 | 第21页 |
·简单结合状态的等效模型 | 第21-27页 |
·单平面结合部的静变形分析 | 第22-26页 |
·单平面结合部的阻尼解析 | 第26-27页 |
·多平面结合部 | 第27页 |
·水泵整机建模中结合部特性的融合 | 第27-30页 |
·两子结构的刚性融合 | 第27-29页 |
·两子结构的柔性融合 | 第29-30页 |
·船用水泵结合部的简化 | 第30-31页 |
·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识别 | 第31-33页 |
·识别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 第31-32页 |
·联轴器结合部刚度阻尼的计算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的水泵整机建模 | 第34-45页 |
·柔性多体动力学 | 第34-37页 |
·柔性体上点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 | 第34-35页 |
·柔性多体动力学的建模方法 | 第35-37页 |
·水泵泵轴组件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第37-40页 |
·叶轮的等效模型 | 第37-39页 |
·叶片变形的描述 | 第39-40页 |
·泵轴组件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40页 |
·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水泵的动力学仿真及振动特性分析 | 第45-65页 |
·ADAMS/Vibration 模块简介 | 第45-46页 |
·模态分析技术概述 | 第46-47页 |
·模态分析技术的含义 | 第46页 |
·模态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 第46-47页 |
·泵轴组件各零部件柔性化处理 | 第47-54页 |
·各零部件的模态分析 | 第47-52页 |
·零部件中性文件的生成 | 第52-54页 |
·基于 Vibration 模块泵轴组件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54-64页 |
·构件之间柔性连接的模拟 | 第54-57页 |
·输入/输出通道的建立 | 第57-60页 |
·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船用水泵振动模态测试实验研究 | 第65-76页 |
·模态测试实验的基本原理 | 第65-67页 |
·试验模态测试系统 | 第67-70页 |
·测试件的放置 | 第68页 |
·试验对象测点布置 | 第68-69页 |
·测试试验的注意事项 | 第69页 |
·模态分析实验的基本步骤 | 第69-7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振动响应分析 | 第70-73页 |
·建立水泵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