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段钢轨打磨及型面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于实测数据的钢轨磨耗型面分析 | 第15-28页 |
·指定曲线段实测数据分析 | 第15-20页 |
·目标廓形处的加速度分析 | 第15-18页 |
·目标廓形处的 TQI 分析 | 第18-19页 |
·实验段钢轨光带与侧磨情况 | 第19-20页 |
·确定曲线地段钢轨最佳廓形 | 第20-24页 |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第三章 车辆轨道动力学计算模型 | 第28-44页 |
·SIMPACK 软件介绍 | 第28-32页 |
·SIMPACK 主要特色 | 第28-29页 |
·SIMPACK 软件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SIMPACK 的模块 | 第30-31页 |
·SIMPACK 在铁道车辆动力学的应用 | 第31-32页 |
·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理论 | 第32-38页 |
·高速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38-44页 |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原则 | 第38-39页 |
·系统动力学模型拓扑结构 | 第39-40页 |
·车辆系统动力学参数 | 第40-42页 |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高速铁路曲线段钢轨型面优化设计 | 第44-52页 |
·基于接触角曲线反推法的钢轨型面设计模型 | 第45-49页 |
·基于接触角曲线反推法的钢轨型面设计 | 第45-46页 |
·控制优化设计过程的方法 | 第46-47页 |
·计算机程序的实现 | 第47-49页 |
·轮轨接触几何分析 | 第49-52页 |
第五章 不同钢轨型面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 第52-68页 |
·车辆曲线段动力学性能指标 | 第52-53页 |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3-68页 |
·CN60 型面 | 第54-57页 |
·磨耗型面 | 第57-60页 |
·优化型面 | 第60-6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8-70页 |
·主要工作回顾 | 第68页 |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