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线粒体ATP-Lon蛋白酶(MAP1)参与稻瘟菌致病和自身防护的分子证据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8-1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6-34页
   ·水稻稻瘟菌研究综述第16-28页
     ·稻瘟菌概述第16-17页
     ·稻瘟菌侵染循环第17-20页
     ·稻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20-22页
     ·稻瘟菌功能基因研究进展第22-27页
     ·ROS在宿主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进展第27-28页
   ·线粒体ATP依赖型Lon蛋白酶的功能研究概述第28-34页
     ·Lon蛋白酶家族第29页
     ·Lon蛋白酶的活性及表达调控第29-30页
     ·Lon蛋白酶在胞内一系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第30-31页
     ·细胞循环与分化第31-34页
第2章 稻瘟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致病力减弱突变体的筛选第34-48页
   ·材料与方法第35-44页
     ·供试菌株与载体第35页
     ·培养基第35-37页
     ·稻瘟菌转化用培养基第37-38页
     ·稻瘟菌分生孢子的制备第38页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以及转化第38-40页
     ·稻瘟菌的遗传转化第40-41页
     ·稻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1-42页
     ·稻瘟菌转化子的PCR检测第42-43页
     ·转化子潮霉素抗性稳定性检测第43页
     ·致病力减弱突变体的筛选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构建了稻瘟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第44页
     ·转化子的PCR鉴定第44-45页
     ·阳性转化子潮霉素抗性遗传稳定第45-46页
     ·ATMTlj-22号转化子致病性降低第46-48页
第3章 ATMTlj-22 转化子 T-DNA 插入位点基因的验证与克隆第48-69页
   ·材料与方法第48-63页
     ·供试菌株第48页
     ·试验用培养基以及菌株的培养条件第48页
     ·稻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8页
     ·稻瘟菌基因组RNA的提取第48-50页
     ·cDNA的合成第50-51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第51页
     ·Souther-bloting分析(DIG)第51-59页
     ·交错式热不对称PCR第59-60页
     ·DNA胶回收第60-61页
     ·T-DNA插入拷贝数鉴定第61页
     ·插入位点鉴定第61-62页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2页
     ·MAP1基因在稻瘟菌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第62-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69页
     ·ATMTlj-22转化子为T-DNA单拷贝插入第63页
     ·T-DNA插入到 MAP1 基因启动子区域第63-65页
     ·MAP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5-67页
     ·稻瘟菌不同时期 MAP1 基因的表达分析第67-69页
第4章 MAP1 基因的敲除第69-79页
   ·材料与方法第69-76页
     ·菌株与载体第69页
     ·培养基以及菌株的培养条件第69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以及转化第69-71页
     ·质粒DNA的提取第71-72页
     ·质粒DNA的酶切与连接第72页
     ·PCR和RT-PCR反应第72-73页
     ·MAP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第73-75页
     ·互补转化第75-76页
   ·结果与分析第76-79页
     ·敲除载体的构建第76-77页
     ·MAP1敲除转化子的获得第77-78页
     ·互补转化子的获得第78-79页
第5章 MAP1 基因在稻瘟菌逆境自我保护以及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分析第79-115页
   ·材料与方法第79-88页
     ·供试菌株与寄主第79页
     ·试验用培养基以及菌株的培养条件第79-80页
     ·营养生长与菌落形态观察第80-81页
     ·碳源利用分析第81页
     ·产孢分析第81页
     ·孢子萌发以及附着胞形成分析第81-82页
     ·菌丝疏水性以及疏水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82-83页
     ·△MAP1 对水稻以及大麦的致病力分析第83页
     ·洋葱表皮细胞侵染观察第83页
     ·水稻叶鞘细胞侵染观察第83-84页
     ·H_2O_2敏感性测定第84页
     ·水稻汁液诱导条件下 MAP1 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第84-85页
     ·山梨醇和NaCl敏感性研究第85页
     ·细胞壁完整性研究第85-86页
     ·MAP1基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变化第86页
     ·稻瘟菌活性氧积累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第86-87页
     ·MAP1基因亚细胞定位分析第87页
     ·透射电镜观察第87-88页
   ·结果与分析第88-110页
     ·MAP1缺失不影响稻瘟菌的营养生长第88-90页
     ·MAP1缺失不影响稻瘟菌对碳源的利用第90-91页
     ·MAP1参与稻瘟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建成第91-93页
     ·MAP1缺失影响稻瘟菌气生菌丝的疏水性第93-95页
     ·MAP1调控稻瘟菌附着胞的形成第95-96页
     ·MAP1的缺失影响稻瘟菌附着胞的完整性第96-97页
     ·MAP1基因缺失影响稻瘟菌细胞壁完整性第97-99页
     ·MAP1基因缺失对稻瘟菌细胞壁厚度的影响第99-100页
     ·△MAP1 菌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第100-101页
     ·△MAP1 对 H2O2的敏感性增强第101-102页
     ·△MAP1 对渗透压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增强第102-103页
     ·不同温度下的 MAP1 基因表达研究第103-104页
     ·水稻汁液诱导下 MAP1 基因表达研究第104页
     ·MAP1的缺失影响稻瘟菌在洋葱表皮细胞内的扩展第104-105页
     ·MAP1基因参与稻瘟菌侵染性菌丝扩展过程第105-107页
     ·MAP1定位于线粒体内第107-108页
     ·MAP1基因与逆境条件下线粒体形态完整性保持有关..第108-110页
   ·结论与讨论第110-115页
第6章 研究结论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3页
附表第133-13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大病毒性疾病病原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宿主限制因子拮抗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植物甜味蛋白在哺乳动物乳腺中的分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