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雕塑论文--雕塑技法论文--各种雕塑法:按样式分论文--浮雕论文

基于实物模型的浮雕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6页
   ·浮雕概述第15-17页
   ·浮雕数字化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7-25页
     ·经典的浮雕设计第17-18页
     ·基于 2D 图形和图像的浮雕设计第18-20页
     ·基于逆向工程的浮雕再设计第20-21页
     ·基于 3D 形状的浮雕设计第21-24页
     ·其他浮雕设计方法第24-25页
   ·数字几何处理技术概述第25-32页
     ·网格参数化第26-27页
     ·网格光顺第27-28页
     ·网格变形第28-30页
     ·网格特征分析第30-31页
     ·3D 网格剪切和黏贴第31-32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2-36页
     ·选题背景第32-33页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33-36页
第二章 浮雕曲面的数字化模型及其微分性质第36-53页
   ·三角网格曲面的基本概念第36-37页
   ·浮雕的数字化定义与离散曲面上的消隐变换第37-43页
     ·浮雕的数字化定义第37-39页
     ·离散曲面上不可见面的剔除与轮廓提取第39-43页
   ·曲面上的基本微分性质第43-52页
     ·光滑曲面的基本微分性质第44-48页
     ·离散曲面的基本微分性质第48-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浮雕数字化设计的空域方法第53-75页
   ·曲面上的几何信号第53-55页
   ·曲面上几何信号的空域上的低通滤波第55-56页
   ·基于几何信号空域分解的浮雕数字化设计方法第56-63页
     ·浮雕形状的多尺度分解第57-58页
     ·浮雕大样的塑造和局部特征的控制第58-6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0-63页
   ·曲面的微分坐标第63-66页
     ·微分坐标的定义第63-64页
     ·Laplace 算子与微分坐标的一致性第64-66页
   ·基于微分坐标变形框架的浮雕设计方法第66-73页
     ·基于微分坐标编辑的网格变形框架第66-68页
     ·浮雕视觉相关的局部特征定义与局部相对形状关系的保持第68-69页
     ·最小二乘意义下浮雕深度值的估计与实现第69-7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浮雕的频域数字化设计方法第75-100页
   ·几何信号的频域处理第75-78页
     ·Laplace 算子的特征函数与流形调和基第75-78页
     ·离散流形调和变换及其逆变换第78页
   ·基于网格离散调和变换的浮雕数字化设计方法第78-89页
     ·几何频率变换与形状变形的关系第79-81页
     ·基于几何频率能量的谐频谱分割第81-82页
     ·几何形状在频域上的压缩第82-83页
     ·基于调和逆变换的浮雕曲面深度信号重构第83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3-89页
   ·基于 Fourier 变换的浮雕数字化设计方法第89-98页
     ·源模型的重采样第90-91页
     ·深度边缘检测与曲面连续化处理第91-93页
     ·深度信号的频域分析第93-9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5-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五章 曲面浮雕与线刻浮雕的数字化设计第100-131页
   ·曲面浮雕数字化设计方法第100-110页
     ·曲面浅浮雕技术概述第101-102页
     ·背景曲面与浮雕源模型的深度域预处理第102-104页
     ·浮雕源曲面的梯度域压缩第104-106页
     ·曲面浮雕的设计与优化第106-10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8-110页
   ·线刻浮雕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第110-130页
     ·基于曲线的 3D 形状表示第111-114页
     ·网格曲面上特征点的定义与估计第114-120页
     ·特征曲线的提取与优化第120-125页
     ·特征曲线的编辑第125页
     ·线刻浮雕的设计第125-126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26-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六章 数字化浮雕的设计重用及加工实验第131-145页
   ·基于浮雕重用的数字化浮雕快速设计第131-141页
     ·数字化浮雕的重用第131-132页
     ·数字化浮雕的黏贴第132-13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39-141页
   ·浮雕数控加工实验第141-144页
     ·实验设备的参数配置第142页
     ·不同算法和不同材料的加工实例第142-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5-148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145-147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8页
致谢第158-16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硅与黑硅太阳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