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32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4页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需求第10-11页
   2.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第11-13页
   3.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第13-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15-17页
  (一)高职院校第15页
  (二)兼职教师第15-16页
  (三)教师管理第16页
  (四)兼职教师管理第16-17页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17-20页
  (一)国内研究状况第17-19页
   1.研究的基本情况第17页
   2.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3.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19页
  (二)国外研究状况第19-20页
 四、研究内容第20-21页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1-23页
 第二章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理论分析第23-32页
  一、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23页
   (二)人本管理第23-24页
   (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第24-25页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第24页
    2.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理论第24-25页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职责与素质条件第25-27页
   (一)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职责第25-26页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素质要求第26-27页
    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第26页
    2.较强的职业能力第26页
    3.丰富的知识储备第26-27页
    4.其他要求第27页
  三、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意义第27-32页
   (一)调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第27-30页
   (二)有效利用行业企业资源第30-31页
   (三)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第31-32页
第三章 部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调查第32-42页
 一、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基本情况第32页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现状第32-35页
  (一)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第33-34页
  (二)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第34-35页
  (三)兼职教师的培训与发展第35页
 三、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42页
  (一)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1.兼职教师聘任困难第36页
   2.尚未形成制度化管理第36-37页
   3.院校兼职教师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第37页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2页
   1.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第38-39页
   2.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第39-40页
   3.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第40-41页
   4.兼职教师身份认同感较弱第41-42页
第四章 国外职业教育兼职教师管理的经验借鉴第42-46页
 一、部分发达国家兼职教师的基本情况第42-43页
 二、发达国家兼职教师管理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43-46页
  (一)严格的兼职教师聘任标准第43-44页
  (二)保障兼职教师身份地位第44页
  (三)完善的兼职教师培训制度第44-45页
  (四)健全的兼职教师资格证书管理第45-46页
第五章 完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第46-52页
 一、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保障和制度的健全第46-48页
  (一)完善法律法规,确立兼职教师法律地位第46-47页
  (二)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兼职教师政策保障第47页
  (三)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兼职教师准入制度第47-48页
 二、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第48-50页
  (一)实施严格聘任制度——兼职教师的资格筛选第48页
  (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第48-49页
  (三)优化考核评价制度——兼职教师的科学评价第49页
  (四)适当采用柔性管理——兼职教师的人文关怀第49页
  (五)促进教师团队协作——专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第49-50页
 三、建立多方全面合作机制第50-52页
  (一)多渠道资金支持第50页
  (二)建立兼职教师信息资源库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 1 沈阳市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调查问卷第55-58页
附录 2 沈阳市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调查问卷第58-61页
附录 3 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访谈提纲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组织匹配视角下高职旅游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下一篇:儿童脑瘫疾病的早期预防与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