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棉花GhIAA14基因的分子克隆、组织表达与功能分析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44页
 第一章 棉花纤维发育研究进展第12-24页
  1 棉花纤维结构植物学研究第12-15页
   ·起始期第12-13页
   ·伸长期第13页
   ·次生壁加厚期第13-14页
   ·成熟期第14-15页
  2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研究进展第15-20页
   ·影响棉花纤维伸长发育的因素第15-18页
     ·影响棉纤维延伸的内部因素第15-16页
     ·激素、温度、光照对棉花纤维伸长期的影响第16-18页
   ·棉花纤维伸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3 棉纤维与拟南芥毛状体发育的比较和联系第20-24页
 第二章 植物激素生长素相关研究进展第24-44页
  1 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第24-30页
   ·生长素的合成和代谢第24-26页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第26-27页
   ·生长素的主要生理功能第27-30页
  2 植物中生长素信号组分之间的互作与综合第30-40页
   ·生长素响应的基本机制第30-32页
   ·生长素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因子Aux/IAA第32-36页
   ·AUX/IAA与TIR/AFB互作的分子机制第36-37页
   ·AUX/IAA与ARF调控体系决定了植物发育的特异性第37-39页
   ·ABP1反馈调节AUX/IAA?第39-40页
  3 生长素与棉花纤维发育研究进展第40-42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42-44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44-100页
 第三章 棉花GhIAA14的克隆与鉴定第44-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56页
   ·实验材料第44-47页
     ·植物材料第44-45页
     ·菌株、质粒、试剂及引物第45页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第45-46页
     ·RNA提取所用试剂配制第46-47页
   ·实验方法第47-56页
     ·总RNA的提取及纯化第47-48页
     ·mRNA反转录为cDNA第48-49页
     ·cDNA内标扩增检测第49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全长的获得第49-53页
     ·序列分析第53-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5页
   ·棉花胚珠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56-57页
   ·GhIAA14基因全长的克隆第57-59页
   ·GhIAA1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9-64页
   ·GhIAA14定位于细胞核第64-65页
  3 讨论第65-68页
 第四章 棉花GhIAA14在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特征分析第68-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8页
   ·实验材料第68-70页
     ·植物材料、菌株和质粒第68-69页
     ·试剂及溶液第69-70页
   ·实验方法第70-78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70-71页
     ·构建体外转录载体第71-72页
     ·植物材料的固定和包埋第72-73页
     ·RNA探针的地高辛标记第73-75页
     ·载玻片处理与组织切片第75-76页
     ·原位杂交与显色第76-7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8-84页
   ·GhIAA14在TM-1的胚珠中高表达第78-80页
   ·GhIAA14体外转录载体的构建第80页
   ·棉花胚珠石蜡切片的制作第80-81页
   ·RNA探针标记效率的控制第81页
   ·GhIAA14在胚珠表皮及纤维细胞中特异表达第81-84页
  3 讨论第84-86页
 第五章 棉花GhIAA14转拟南芥植株的获得及表型鉴定第86-10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6-93页
   ·实验材料第86-87页
     ·菌株、质粒及试剂第86页
     ·培养基和溶液第86-87页
     ·烟草及拟南芥种子第87页
   ·实验方法第87-93页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第87-89页
     ·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及其鉴定第89-90页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盘转化及GUS染色第90-91页
     ·拟南芥的处理及培养第91页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第91-92页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及表型观察第92-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98页
   ·GhIAA14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3页
   ·GhIAA14植物表达载体活性的烟草转化验证第93-94页
   ·GhIAA14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第94-96页
   ·GhIAA14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观察第96-98页
  3 讨论第98-100页
全文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6页
附录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背景下海岛棉第16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及相关农艺性状QTL定位
下一篇:水稻多蘖矮秆基因htd(t)和茸毛基因HL1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