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5页 |
第一章 植物数量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11-25页 |
1 遗传标记 | 第11-16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11-12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2页 |
·生化标记 | 第12页 |
·分子标记 | 第12-16页 |
2 数量性状基因(QTL)作图 | 第16-19页 |
·QTL作图群体的类型 | 第16页 |
·QTL作图群体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QTL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第17-19页 |
3 棉花重要性状QTL定位 | 第19-25页 |
·棉花产量性状QTL定位 | 第19-20页 |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 | 第20-22页 |
·棉花抗病性状QTL定位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植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1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概念及特点 | 第25页 |
2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 | 第25-27页 |
3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类型 | 第27-29页 |
·整条染色体的置换系 | 第27-28页 |
·单个QTL的置换系 | 第28页 |
·全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 第28-29页 |
4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鉴定及置换片段长度的确定 | 第29-30页 |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鉴定 | 第29-30页 |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置换片段长度的确定 | 第30页 |
5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QTL定位研究 | 第30-32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2-35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5-67页 |
第三章 陆地棉背景下海岛棉第16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及相关农艺性状QTL定位 | 第35-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分子标记的选择 | 第36-37页 |
·CSSL16s的培育 | 第37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7-39页 |
·SSR分子标记检测分析 | 第39-40页 |
·性状调查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与QTL检测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9页 |
·CSSL16群体的鉴定评价 | 第42-44页 |
·CSSL16群体及其亲本农艺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第44-46页 |
·CSSL16群体表型性状的方差分析 | 第46-48页 |
·CSSL16群体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CSSL16群体农艺性状的均值比较分析 | 第49-59页 |
3 讨论 | 第59-67页 |
·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59-60页 |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与评价 | 第60-61页 |
·QTL的检测定位及成簇分布 | 第61-63页 |
·增效基因的来源 | 第63页 |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63-67页 |
本文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