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荐制度现状及完善对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导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保荐制度 | 第10-14页 |
一.英国“终身”保荐制度 | 第10-11页 |
二、 美国纳斯达克“什锦”保荐制度 | 第11-12页 |
三、 马来西亚创业板“接力”保荐制度 | 第12页 |
四、 香港创业板保荐制度 | 第12-13页 |
五、 对我国的启示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的保荐制度 | 第14-22页 |
一、 任职资格规定 | 第14-16页 |
(一) 保荐机构的资格规定 | 第14-15页 |
(二) 保荐代表人任职资格规定 | 第15-16页 |
二、 保荐职责规定 | 第16-17页 |
三、 保荐工作流程规定 | 第17-18页 |
(一) 内控流程的建立 | 第17-18页 |
(二) 保荐工作底稿制度 | 第18页 |
四、 法律责任规定 | 第18-22页 |
(一) 保荐信用监管系统 | 第18-19页 |
(二) 保荐代表人责任规定 | 第19-20页 |
(三) 保荐机构责任规定 | 第20页 |
(四) 发行人责任承担规定 | 第20-21页 |
(五) 累计从重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保荐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一、 保荐代表人任职资格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一) 考核方式不合理 | 第22页 |
(二) 行业内部跳槽频繁 | 第22页 |
二、 保荐民事责任问题 | 第22-24页 |
(一) 保荐人民事责任规定过于简陋与实施性不强 | 第22-23页 |
(二) 保荐代表人与保荐人责任的内部分担问题 | 第23-24页 |
1. 保荐代表人与保荐人职责定位不清晰 | 第23页 |
2. 保荐代表人与保荐人责任承担定位不清晰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我国保荐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4-30页 |
一、 完善保荐代表人任职资格制度 | 第24-25页 |
(一) 优化保荐代表人选拔资格 | 第24页 |
(二) 延长保荐人任职期限 | 第24-25页 |
(三) 约束保荐代表人频繁跳槽 | 第25页 |
二、 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25-28页 |
(一) 民事责任制度的分担 | 第25-26页 |
1. 保荐人与保荐代表人的责任分担 | 第25-26页 |
2. 保荐机构与发行人的责任分担 | 第26页 |
3. 保荐机构与证券服务机构的责任分担 | 第26页 |
(二) 完善保荐机构民事责任损害赔偿机制 | 第26-27页 |
(三) 完善民事责任诉讼机制 | 第27-28页 |
1. 取消民事诉讼前置程序 | 第27页 |
2. 引进集团诉讼制度 | 第27-28页 |
三、 强化保荐工作底稿完善意识 | 第28页 |
四、 赋予保荐机构充分的权利 | 第28页 |
五、 严格执行保荐制度 | 第28-29页 |
六、 保荐保险制度设计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4页 |
作者简介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