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速磁悬浮F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测仪的研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 ·磁悬浮F轨检测内容及要求 | 第9-14页 |
| ·中低速磁悬浮悬浮、导向和驱动技术原理 | 第9-10页 |
| ·中低速磁悬浮F型检测内容及要求 | 第10-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检测仪总体方案 | 第15-30页 |
| ·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15-17页 |
| ·机械结构 | 第15-16页 |
| ·电气测量系统 | 第16-17页 |
| ·检测原理 | 第17-26页 |
| ·里程检测机构 | 第17-18页 |
| ·轨距检测机构 | 第18页 |
| ·直线电机反应板水平检测机构 | 第18-19页 |
| ·悬浮间隙检测面水平检测机构 | 第19-20页 |
| ·轨向检测机构 | 第20页 |
| ·直线电机反应板高低检测机构 | 第20-21页 |
| ·悬浮间隙检测面高低检测机构 | 第21-22页 |
| ·轨缝检测机构 | 第22-24页 |
| ·直线电机工作面短平检测机构 | 第24页 |
| ·悬浮面四点直线度短平检测机构 | 第24-26页 |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6页 |
| ·传感器选型 | 第26-29页 |
| ·编码器 | 第27页 |
| ·倾角传感器 | 第27-28页 |
| ·磁滞伸缩位移传感器 | 第28页 |
| ·涡流传感器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检测仪机械结构设计 | 第30-43页 |
| ·连接板的设计 | 第30页 |
| ·导向轮的设计 | 第30-31页 |
| ·刹车机构的设计 | 第31-33页 |
| ·刹车轮设计 | 第31-32页 |
| ·行走轮设计 | 第32-33页 |
| ·连接轴机构的设计 | 第33-34页 |
| ·压紧轮机构的设计 | 第34-35页 |
| ·轨距检测机构的设计 | 第35-36页 |
| ·直线电机工作面短平机构的设计 | 第36-37页 |
| ·轨向检测机构的设计 | 第37-38页 |
| ·直线电机反应板高低检测机构的设计 | 第38页 |
| ·悬浮间隙检测面高低检测机构的设计 | 第38-40页 |
| ·悬浮面四点直线度短平检测机构的设计 | 第40-41页 |
| ·推杆机构的设计 | 第41-42页 |
| ·其他机构的设计 | 第42页 |
| ·轨道检测机构把手 | 第42页 |
| ·轨道检测机构数据采集盒 | 第42页 |
|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检测仪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50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硬件结构 | 第43页 |
| ·PC104和MCU | 第43-44页 |
| ·PC104 | 第43-44页 |
| ·MCU种类 | 第44页 |
| ·AT89S5X系列单片机简介 | 第44页 |
| ·滤波处理输入电路 | 第44-45页 |
| ·A/D转换器 | 第45-46页 |
| ·键盘和接口 | 第46-47页 |
| ·液晶显示电路 | 第47页 |
| ·电源电路 | 第47-48页 |
| ·报警电路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检测仪软件程序设计 | 第50-59页 |
| ·软件编程语言 | 第50-51页 |
| ·编程语言选取 | 第50页 |
| ·编程规范 | 第50-51页 |
| ·PC104程序设计 | 第51-57页 |
| ·功能模块 | 第51-57页 |
| ·底层函数 | 第57页 |
| ·系统函数 | 第57页 |
| ·主程序 | 第57页 |
| ·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检测仪精度的改善 | 第59-62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检测系统误差的处理 | 第59-60页 |
| ·系统误差的修正 | 第59-60页 |
| ·随机误差的处理 | 第60页 |
| ·温度对检测系统影响的处理方法 | 第60-61页 |
| ·温度对传感器影响的处理 | 第60页 |
| ·温度对机械结构影响的处理 | 第60-61页 |
| ·温度对内部电路影响的处理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检测仪抗干扰及可靠性设计 | 第62-66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62-63页 |
| ·抑制干扰源 | 第62页 |
| ·阻断干扰传播路径 | 第62-63页 |
|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 第63页 |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3-64页 |
| ·指令冗余技术 | 第63页 |
| ·软件陷阱技术 | 第63页 |
| ·系统复位设计 | 第63-64页 |
| ·系统自检可靠性设计 | 第64-65页 |
| ·硬件故障自检 | 第64页 |
| ·算法自检 | 第64页 |
| ·电源电压检测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八章 试验验证及总结 | 第66-75页 |
| ·试验验证方案 | 第66页 |
| ·测试基础和说明 | 第66页 |
| ·实测数据整体分析 | 第66-73页 |
| ·轨距对比曲线图 | 第67页 |
| ·水平对比曲线图 | 第67-68页 |
| ·A、B轨向对比曲线图 | 第68-69页 |
| ·A、B上高低对比曲线图 | 第69-70页 |
| ·A、B下高低对比曲线图 | 第70-71页 |
| ·A、B短平对比曲线图 | 第71-72页 |
| ·上、下三角坑对比曲线图 | 第72-73页 |
| ·直线度对比曲线图 | 第73页 |
| ·整体分析 | 第73页 |
| ·总结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