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光伏产业的展望 | 第10-11页 |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 第11-12页 |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展望 | 第12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概述 | 第14-23页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4-17页 |
·按调度方式分类 | 第14-15页 |
·按并网逆变器输入类型分类 | 第15-16页 |
·按逆变输出电流的控制方法分类 | 第16-17页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形式 | 第17-19页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19-20页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其它相关问题 | 第20-22页 |
·本文选用的光伏并网结构基本环节分析 | 第21页 |
·光伏并网标准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光伏电池特性及MPPT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23-39页 |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 | 第23-28页 |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3页 |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及仿真 | 第23-26页 |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MPPT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28-34页 |
·MPPT控制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常见的MPPT控制算法分析 | 第29-34页 |
·MPPT仿真及分析 | 第34-38页 |
·实现MPPT的DC-DC变换电路 | 第34-35页 |
·基于Boost电路的MPPT仿真 | 第35-36页 |
·仿真结果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LCL滤波器的单相并网逆变器分析及仿真 | 第39-53页 |
·单相并网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种类 | 第39-42页 |
·LC型滤波器 | 第39-40页 |
·L和LCL型滤波器 | 第40-42页 |
·单相并网逆变器在系统中的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影响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干扰因素 | 第42页 |
·LCL滤波器在系统中的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单相LCL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方案的研究 | 第43-49页 |
·传统电流控制策略 | 第44-46页 |
·典型双环控制策略 | 第46-48页 |
·其它控制策略 | 第48-49页 |
·带LCL滤波器的单相并网逆变器仿真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DSC的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53-65页 |
·采用DSC作为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核心芯片 | 第53-54页 |
·DSC微处理器的介绍 | 第53页 |
·TMS320F2802x微处理器介绍 | 第53-54页 |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54-55页 |
·电路设计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 第54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54-55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55-64页 |
·基于TMS320F28027的最小系统使用说明 | 第55页 |
·主电路硬件电路与参数计算 | 第55-58页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信号采样电路设计 | 第59-62页 |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基于DSC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5-73页 |
·开发坏境介绍 | 第65页 |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65-66页 |
·模块程序设计 | 第66-70页 |
·MPPT控制程序 | 第66-67页 |
·SPWM产生程序 | 第67-68页 |
·频率相位跟踪程序 | 第68-70页 |
·系统实验波形和分析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详细摘要 | 第79-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