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固凹陷中深层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储层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工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认识成果 | 第14-16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15页 |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1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6-17页 |
·地层特征 | 第17-21页 |
第三章 沉积特征研究 | 第21-34页 |
·结构特征 | 第21-26页 |
·碎屑颗粒的成熟度 | 第21-22页 |
·粒度特征 | 第22-25页 |
·分选性 | 第25-26页 |
·沉积构造特征 | 第26-31页 |
·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34-49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4-36页 |
·沙三段岩石学特征 | 第34-35页 |
·沙四段岩石学特征 | 第35-36页 |
·储集特征 | 第36-39页 |
·物性特征 | 第36-38页 |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第38-39页 |
·成岩作用特征 | 第39-49页 |
·成岩作用类型 | 第39-42页 |
·成岩阶段划分 | 第42-44页 |
·成岩演化序列 | 第44-49页 |
第五章 地层压力特征 | 第49-58页 |
·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 第49-53页 |
·等效深度法原理 | 第49-50页 |
·声波时差测井资料的挑选及处理 | 第50页 |
·泥岩正常压实趋势线的建立 | 第50-51页 |
·地层密度趋势线的建立 | 第51-52页 |
·地层压力计算 | 第52页 |
·检验地层压力计算结果 | 第52-53页 |
·地层压力展布特征 | 第53-58页 |
·剖面展布特征 | 第53-55页 |
·平面展布特征 | 第55-58页 |
第六章 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 第58-90页 |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第58-61页 |
·沉积作用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61-82页 |
·岩性差异对有效储层的影响 | 第61-67页 |
·砂体厚度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67-75页 |
·岩石组构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75-76页 |
·沉积相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76-82页 |
·成岩作用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82-83页 |
·地层压力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83-85页 |
·主控因素分析 | 第85-90页 |
·沉积作用是中深层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 第85-88页 |
·地层压力相对强于成岩作用 | 第88-90页 |
结论及认识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