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15-31页 |
·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相关概念 | 第15-20页 |
·供应链的概念 | 第15-16页 |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第16页 |
·协同机制的概念 | 第16-20页 |
·委托-代理问题 | 第20-24页 |
·敏捷制造 | 第24-27页 |
·供应链博弈理论 | 第27-31页 |
第三章 生产型企业实现敏捷制造的供应链合作企业的选择与评价 | 第31-44页 |
·我国生产型企业的现状概述 | 第31-32页 |
·供应链协同机制下合作企业的选择与评价 | 第32-44页 |
·选择合作企业的评价指标 | 第32-35页 |
·合作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页 |
·合作企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5-39页 |
·计算实例 | 第39-44页 |
第四章 供应链协同机制下的协同量化管理评价方法 | 第44-53页 |
·Stackelberg 主从对策方法的主要原理 | 第44-45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基本符号 | 第45页 |
·供应链协同机制中的数量折扣模型 | 第45-49页 |
·供应链协同机制中的退货价格模型 | 第49-50页 |
·供应链协同机制中的弹性订货数量模型 | 第50-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总结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