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八音坐唱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7-8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八音坐唱概述 | 第12-22页 |
| 一、八音坐唱的界定 | 第12-14页 |
| 二、八音坐唱的起源 | 第14-17页 |
| 三、八音坐唱的地理分布 | 第17-19页 |
| 四、八音坐唱的社会功能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八音坐唱的艺术形态 | 第22-41页 |
| 一、音乐形态 | 第22-36页 |
| (一)旋律唱腔 | 第22-25页 |
| (二)伴奏乐器 | 第25-34页 |
| (三)表演及主要内容 | 第34-36页 |
| 二、表演形态 | 第36-41页 |
| (一)构成形式的简单性 | 第36-37页 |
| (二)表达内容的民俗性 | 第37-38页 |
| (三)表演的多维度 | 第38-41页 |
| 第三章 八音坐唱艺术特征及其成因 | 第41-57页 |
| 一、八音坐唱艺术特征分析 | 第41-49页 |
| (一)旋律唱腔特征 | 第42-46页 |
| (二)乐器演奏特征 | 第46-49页 |
| 二、八音坐唱艺术特征形成的生态环境 | 第49-57页 |
| (一)自然因素 | 第50-52页 |
| (二)人文因素 | 第52-57页 |
| 第四章 八音坐唱的变迁与面临问题 | 第57-73页 |
| 一、八音坐唱音乐母体的文化演变 | 第58-62页 |
| (一)八音音乐本体的民间演化 | 第58-60页 |
| (二)八音音乐的专业艺术升华 | 第60-62页 |
| 二、八音坐唱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 第62-69页 |
| (一)八音坐唱传承现状 | 第62-66页 |
| (二)八音坐唱的娱乐与生产生活现状 | 第66-67页 |
| (三)八音坐唱传播与经济开发带来的新矛盾 | 第67-69页 |
| 三、八音坐唱艺术的未来展望 | 第69-73页 |
| 结语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图录来源 | 第77-78页 |
| 附录 A 田野调查日志 | 第78-90页 |
| 附录 B 田野调查图志 | 第90-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