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绪论 | 第12-14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 ·多烯紫杉醇 | 第14-15页 |
| ·理化性质 | 第14页 |
| ·作用机制 | 第14页 |
| ·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 | 第14-15页 |
| ·脂质体 | 第15-17页 |
| ·脂质体概述 | 第15-16页 |
| ·长循环热敏脂质体 | 第16-17页 |
| ·药物制剂质量标准 | 第17-20页 |
| ·质量研究内容确立 | 第17-19页 |
| ·方法学研究 | 第19页 |
| ·质量标准的项目及限度 | 第19页 |
| ·质量标准制订及修订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多烯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第22-36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22-23页 |
| ·仪器 | 第22-23页 |
| ·材料 | 第23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23-33页 |
| ·HPLC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3-25页 |
| ·方法学验证 | 第25-32页 |
| ·DLTL 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多烯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研究 | 第36-54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37-38页 |
| ·仪器 | 第37-38页 |
| ·材料 | 第38页 |
| ·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8-47页 |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8-39页 |
| ·色谱条件 | 第39-40页 |
| ·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学验证 | 第40-46页 |
| ·DLTL 有关物质检查(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 第46-47页 |
| ·工艺对杂质影响的研究 | 第47-51页 |
| ·制备工艺 | 第47-48页 |
| ·水化温度以及时间对有关物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高压均质的压力对有关物质的影响 | 第49-50页 |
| ·高压均质循环对有关物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三批 DLTL 有关物质的检测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多烯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54-64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54-55页 |
| ·仪器 | 第54-55页 |
| ·材料 | 第55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55-61页 |
| ·空白脂质体与游离药分离试验 | 第55-56页 |
| ·载药脂质体与游离药分离试验 | 第56-58页 |
| ·DLTL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验证 | 第58-60页 |
| ·包封率的测定 | 第60-61页 |
| ·讨论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4页 |
| 第5章 多烯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稳定性研究 | 第64-82页 |
| ·仪器与试药 | 第64-65页 |
| ·仪器 | 第64-65页 |
| ·试药 | 第65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65-78页 |
| ·粒度及其分布考察 | 第65-67页 |
| ·pH 值测定 | 第67-68页 |
| ·体外稀释稳定性研究 | 第68-69页 |
| ·影响因素试验 | 第69-75页 |
| ·长期试验 | 第75-78页 |
| ·讨论 | 第78-80页 |
| ·小结 | 第80-8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页 |
| ·创新点 | 第82-83页 |
| ·建议 | 第83-84页 |
| 多烯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质量标准草案 | 第84-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