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三)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 | 第11-13页 |
1.新创企业 | 第11页 |
2.社会网络 | 第11-12页 |
3.新创企业资源整合 | 第12页 |
4.新创企业绩效 | 第12-13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4页 |
2.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社会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二)社会网络与资源整合关系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三)社会网络、资源整合和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四)综述 | 第18-19页 |
三、理论模型的构建和研究假设 | 第19-24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社会网络理论 | 第19-20页 |
2.资源基础理论 | 第20-21页 |
(二)理论模型 | 第21页 |
(三)研究假设 | 第21-24页 |
1. 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和资源整合关系假设 | 第21-22页 |
2.新创企业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第22-23页 |
3.新创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第23页 |
4.社会网络、资源整合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第23-24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24-29页 |
(一)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24-25页 |
1.问卷设计 | 第24页 |
2.数据收集 | 第24-25页 |
(二)变量度量 | 第25-27页 |
1.社会网络关系特征的度量 | 第25-26页 |
2.资源整合过程的度量 | 第26页 |
3.新创企业绩效的度量 | 第26-27页 |
(三)样本特征 | 第27-29页 |
1.企业所有制类型 | 第27-28页 |
2.企业成立年限 | 第28页 |
3.企业规模 | 第28-29页 |
五、实证研究的过程及结果 | 第29-46页 |
(一)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和资源整合的评价分析 | 第29-35页 |
1.信度分析 | 第29-31页 |
2.统计分析 | 第31-35页 |
(二)新创企业绩效的评价分析 | 第35-39页 |
1.因子分析 | 第35-37页 |
2.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三)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四)回归分析 | 第40-46页 |
1.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对资源整合的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2.新创企业资源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3.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4.资源整合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六、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二)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