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集料碱析出及其对碱—集料反应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集料碱析出问题研究进展第14-36页
   ·碱-集料反应研究评述第14-19页
     ·碱-集料反应的概念第14页
     ·碱-集料反应的分类及膨胀机理第14-15页
     ·碱-集料反应膨胀破坏发生的条件第15-19页
       ·集料的碱活性第15-16页
       ·水分对AAR 的影响第16页
       ·混凝土中的碱对AAR 的影响第16-18页
       ·混凝土中碱的来源第18-19页
   ·集料中的含碱矿物及对AAR 的影响第19-30页
     ·集料中的含碱矿物第19-22页
     ·集料碱析出问题的提出背景及对AAR 的影响第22-24页
     ·集料碱析出问题的研究方法及评述第24-27页
     ·碱性环境下含碱矿物分解的机理第27-30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1页
 参考文献第31-36页
第二章 集料碱析出的热力学方法分析第36-48页
   ·集料中常见含碱矿物第36页
   ·热力学基本参数和热力学计算方法第36-38页
   ·含碱矿物分解反应式第38-40页
     ·铝酸根离子的分布状态与pH 值的关系第38-39页
     ·硅酸根离子的分布状态与pH 值的关系第39页
     ·碱性环境下含碱矿物分解反应式第39-40页
   ·含碱矿物的分解反应第40-42页
     ·含碱矿物分解反应的△G~0_(298)和K~0第40页
     ·pH 值对含碱矿物分解反应的影响第40-42页
   ·含碱矿物析碱能力评估第42-45页
   ·讨论第45-46页
   ·本章小节第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三章 AAR 膨胀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第48-65页
   ·实验用原料第48-55页
     ·水泥第48-49页
     ·非碱活性集料第49-50页
     ·碱活性集料第50-52页
     ·高碱含量集料第52-55页
   ·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第55-62页
     ·碱-集料反应检测方法评述第55-56页
     ·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思路第56页
     ·不同养护条件对碱-集料反应检测结果的影响第56-60页
     ·快速检测方法的确定第60-62页
   ·讨论第62-63页
   ·本章小节第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四章 含碱集料对AAR 的影响第65-78页
   ·霞石正长岩、白岗岩对AAR 的影响第65-71页
     ·实验方法第65页
     ·水泥碱含量的影响第65-66页
     ·含碱集料粒度的影响第66-68页
     ·20℃养护实验第68-71页
   ·不同的含碱矿物对AAR 的影响第71-76页
     ·实验用原料第71-73页
     ·实验方法第73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3-76页
   ·讨论第76-77页
   ·本章小节第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第五章 集料碱析出的机理分析第78-108页
   ·前言第78-79页
   ·集料在碱溶液中的侵蚀第79-95页
     ·集料在碱溶液中的侵蚀现象第79-82页
     ·扫描电镜(BSI、EDS、SEI)研究第82-92页
     ·MAS-NMR 分析第92-95页
   ·含碱集料在碱溶液中的碱析出第95-100页
   ·含碱集料在混凝土中的碱析出第100-102页
     ·实验方法第10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0-102页
   ·讨论第102-104页
   ·本章小节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第六章 抑制含碱集料对AAR 的影响的措施初探第108-116页
   ·研究思路第108页
   ·实验用原料及实验方法第108-110页
     ·实验用原料第108-109页
     ·实验方法第109-11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0-115页
     ·粉煤灰对AAR 膨胀的抑制第110-112页
     ·预处理后的霞石正长岩、白岗岩对AAR 膨胀的影响第112-115页
   ·本章小节第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6页
第七章 关于集料碱析出问题的讨论第116-123页
   ·关于含碱矿物的析碱机理第116-117页
   ·关于集料在混凝土中的碱析出的测定方法第117-119页
   ·关于混凝土AAR 测定方法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23-127页
   ·结论第123-125页
   ·展望第125-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27-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和本征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