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厚非接触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非接触厚度测量方法概论 | 第12-15页 |
·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 | 第12-13页 |
·超声波测厚传感器原理 | 第13页 |
·电涡流厚度传感器测量原理 | 第13-14页 |
·电容厚度传感器测量原理 | 第14-15页 |
·β射线传感器测厚技术 | 第15页 |
·测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新型传感原理及传感器的应用 | 第16页 |
·非接触高精度测量的不断发展 | 第16页 |
·测量技术与加工制造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激光三角法测量误差和精度提高技术分析 | 第17-23页 |
·激光三角法测量误差分析 | 第17-19页 |
·被测元件表面粗糙度和光泽 | 第17-18页 |
·被测面颜色 | 第18-19页 |
·激光三角法提高测量精度技术分析 | 第19-22页 |
·超分辨率演算法 | 第19-20页 |
·宽泛的动态调整范围 | 第20页 |
·尖锐线束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3-28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3-24页 |
·测量燃料板尺寸 | 第23-24页 |
·测量元件的测量点布局 | 第24页 |
·测量系统的工作环境要求 | 第24页 |
·新旧板厚检测系统方案对比 | 第24-26页 |
·测量原理介绍 | 第26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测厚系统硬件部分详细设计 | 第28-45页 |
·底座平台 | 第28-29页 |
·测头调节装置 | 第29-30页 |
·X-Y 运动平台 | 第30-34页 |
·燃料板夹持装置 | 第34页 |
·X 轴限位装置 | 第34-36页 |
·传感器限位装置 | 第34-35页 |
·机械限位装置 | 第35-36页 |
·松下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器 | 第36-39页 |
·MPC08 运动控制卡 | 第39-41页 |
·CMOS 激光位移传感器及通信单元 | 第41-43页 |
·CMOS 激光位移传感器 | 第41-42页 |
·通信单元 | 第42-43页 |
·工控机和控制柜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测厚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68页 |
·软件结构和流程设计 | 第45-48页 |
·系统软件模块结构 | 第45-46页 |
·板厚测量系统软件运行流程 | 第46-48页 |
·运动控制模块详细设计 | 第48-54页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流程 | 第48-50页 |
·运动控制系统具体运行方式 | 第50-54页 |
·自动厚度测量 | 第50-53页 |
·定点厚度测量 | 第53-54页 |
·串口通信与数据采集模块详细介绍 | 第54-59页 |
·串口通信模块 | 第54-56页 |
·多线程后台运行技术 | 第56-59页 |
·数据处理和数据库操作模块 | 第59-62页 |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9-60页 |
·数据库操作模块 | 第60-62页 |
·上位机管理软件界面设计 | 第62-67页 |
·系统 | 第63-64页 |
·参数设置 | 第64-65页 |
·数据采集 | 第65-66页 |
·数据管理 | 第66-67页 |
·帮助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测厚系统调试及实验结果 | 第68-73页 |
·测厚系统调试 | 第68-70页 |
·测厚系统硬件平台 | 第68-69页 |
·测厚系统软件功能调试 | 第69页 |
·测厚系统硬件调试 | 第69-70页 |
·实验结果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2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