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短语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短语识别的知识与方法 | 第12-25页 |
·浅层句法分析简介 | 第12-13页 |
·短语的基本知识 | 第13-14页 |
·规则的方法 | 第14-15页 |
·基于统计的方法 | 第15-23页 |
·最大熵模型 | 第15-20页 |
·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20-21页 |
·互信息方法 | 第21页 |
·基于规则和统计方法的比较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汉语基本名词短语的识别 | 第25-45页 |
·短语识别方法 | 第25页 |
·语法规则模板 | 第25-29页 |
·汉语基本短语的功能分类 | 第25-28页 |
·基本名词短语的定义及定界规则 | 第28-29页 |
·基于HMM 的名词短语识别算法 | 第29-3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基本名词短语识别过程 | 第31-37页 |
·基于转换规则的名词短语识别算法 | 第37-40页 |
·转换规则的基本思想 | 第37-38页 |
·基本名词短语的识别过程 | 第38-40页 |
·HMM 与转换规则结合识别汉语名词短语 | 第40-44页 |
·两种方法结合的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HMM 与转换规则结合识别名词短语算法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简单汉语短语结构的识别 | 第45-54页 |
·语法结构模板 | 第45-46页 |
·基于最大熵方法的汉语短语结构识别算法 | 第46-49页 |
·最大熵模型 | 第46-47页 |
·特征的表示方法 | 第47-48页 |
·参数估计 | 第48-49页 |
·识别系统算法描述 | 第49页 |
·基于互信息的最大熵汉语短语结构识别算法 | 第49-53页 |
·改进最大熵算法的主要思想基础 | 第49页 |
·基于互信息的最大熵进行短语结构识别系统算法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比较及分析 | 第54-65页 |
·实验平台 | 第54页 |
·实验数据 | 第54-55页 |
·短语识别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5-64页 |
·基于转换规则的HMM 模型识别基本名词短语 | 第55-58页 |
·基于互信息的最大熵识别汉语短语结构 | 第58-62页 |
·语料规模对实验的影响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5-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附录 A 汉语基本词类标记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