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刑事错案的概述 | 第13-19页 |
(一) 刑事错案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二) 刑事错案的本质 | 第14-15页 |
(三) 刑事错案的特点 | 第15-16页 |
(四) 刑事错案的危害 | 第16-19页 |
1. 事实性危害 | 第16-17页 |
2. 影响性危害 | 第17-19页 |
二、我国刑事错案的原因分析 | 第19-29页 |
(一) 传统法律文化在司法领域产生的消极影响 | 第19-21页 |
1. “有罪推定”尚未摒弃,“无罪推定”并未完全确立 | 第19-20页 |
2. “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司法观的影响 | 第20页 |
3. 不良政绩观在司法领域的消极影响 | 第20页 |
4.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 | 第20-21页 |
(二) 经济利益的缺失导致刑事错案的发生 | 第21-22页 |
1. 司法机关有限的办案经费制约了案件办理的效果 | 第21页 |
2. 工资待遇偏低制约了司法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第21-22页 |
(三) 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 第22-23页 |
(四) 司法独立行使原则还没有真正贯彻执行 | 第23-25页 |
1. 内部不独立 | 第23-24页 |
2. 地方党委的不当干预 | 第24-25页 |
3. 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给司法机关带来的不当压力 | 第25页 |
(五) 刑事诉讼机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 第25-27页 |
1. 公、检、法之间重配合,轻制约 | 第25-26页 |
2. 辩护权的形同虚设 | 第26-27页 |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利的缺失 | 第27页 |
(六) 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 第27-29页 |
三、我国预防刑事错案的对策 | 第29-37页 |
(一) 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第29-31页 |
1. 强化证据理念,严把法律关 | 第29-30页 |
2. 强化公平正义理念 | 第30-31页 |
(二) 继续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 第31-34页 |
1. 构建新型的检、警关系 | 第32-33页 |
2. 强化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实效 | 第33页 |
3. 进一步规范公安看守所的管理 | 第33-34页 |
(三) 全面推行司法活动公开化 | 第34-35页 |
1. 要全面推进公开 | 第34页 |
2. 要以公开促进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 第34-35页 |
(四) 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 | 第35-37页 |
1. 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35页 |
2. 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