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6页
一、刑事和解的内涵、渊源、价值第16-24页
 (一) 刑事和解的内涵第16-19页
  1. 刑事和解的概念第16-17页
  2. 刑事和解的要素第17-19页
 (二) 刑事和解的渊源第19-21页
  1. 刑事和解的国外理论渊源第20页
  2. 我国古代的“和合”思想渊源第20-21页
 (三) 刑事和解的价值第21-24页
  1. 和谐价值第21-22页
  2. 效率价值第22-24页
二、我国刑事和解发展现状、成效及困境第24-32页
 (一) 我国刑事和解的发展现状第24-27页
  1. 刑事和解的初步探索——北京、上海地区的轻伤害案件刑事和解实践第24-25页
  2. 刑事和解概念的正式提出——湖南省刑事和解实践第25页
  3. 刑事和解的深度探索——河南郑州地区的实践第25-26页
  4. 全国性的规范性文本的出台——《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第26页
  5. 我国刑事和解的特点——以检察机关为例第26-27页
 (二) 我国刑事和解成效第27-28页
 (三) 我国刑事和解司法困境第28-32页
  1. 法律依据问题第28-30页
  2. 当事人面对面商谈机制问题第30页
  3. 和解的履行、执行问题第30-32页
三、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2-38页
 (一) 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第32-34页
  1. 化解矛盾,解决冲突的需要第32页
  2. 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的需要第32-33页
  3.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33页
  4. 国际司法轻刑化趋势的需要第33-34页
 (二) 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第34-38页
  1. 传统文化基础第34页
  2. 刑事政策基础第34-35页
  3. 现实法律依据第35页
  4. 司法实践基础第35-38页
四、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模式第38-49页
 (一) 遵循原则第38-40页
  1. 合法、创新原则第38页
  2. 自愿原则与司法机关主导原则第38-39页
  3. 区别但公平原则第39页
  4. 有限适度原则第39-40页
 (二)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模式第40-45页
  1. 适用前提——真诚悔罪与谅解第40页
  2. 适用案件类型第40-41页
  3. 刑事和解的适用模式第41页
  4. 适用阶段第41-44页
  5. 适用程序第44-45页
 (三)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配套完善第45-49页
  1.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立法第45-46页
  2. 探索多元化的刑事和解履行方式第46-47页
  3. 完善刑事和解的执行机制第47-48页
  4. 刑事和解的法律监督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刑事错案的预防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行政公诉受案范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