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环棱螺的形态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环棱螺的生物学特征 | 第7-8页 |
·环棱螺的习性 | 第7页 |
·环棱螺的生殖与生长 | 第7页 |
·环棱螺的经济价值 | 第7-8页 |
·环棱螺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 第8-11页 |
·田螺分类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分子系统学及其应用 | 第11-13页 |
·分子标记的概念 | 第11页 |
·核糖体 DNA 序列分析 | 第11-12页 |
·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12-13页 |
·南四湖的自然概况 | 第13-14页 |
·南四湖地理风貌 | 第13页 |
·南四湖的生物多样性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4页 |
·标本采集 | 第15页 |
·样点设置 | 第15页 |
·采集方法 | 第15页 |
·环棱螺形态分析 | 第15-16页 |
·主要形态特征的观察 | 第15-16页 |
·形态参数的测定 | 第16页 |
·数据处理 | 第16页 |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16-24页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仪器和药品 | 第17-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7-18页 |
·环棱螺总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18-19页 |
·总 DNA 的纯度和浓度检测 | 第19页 |
·目的片段的扩增及电泳检测 | 第19-20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20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0-21页 |
·筛选平板的制备 | 第21页 |
·连接、转化、涂平板 | 第21页 |
·菌体 PCR 鉴定阳性重组子 | 第21-22页 |
·序列分析 | 第22页 |
·碱基组成分析 | 第22页 |
·遗传距离分析 | 第22页 |
·系统进化及发育分析 | 第22-23页 |
·同源性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0页 |
·环棱螺的形态特征分析 | 第24-26页 |
·环棱螺的形态观察 | 第24-25页 |
·环棱螺形态参数的分析 | 第25-26页 |
·环棱螺基因组 DNA 的质量及纯度检测 | 第26页 |
·目的片段的扩增及菌体 PCR 检测 | 第26-27页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碱基组成分析 | 第28页 |
·遗传距离分析 | 第28-31页 |
·邻接法(NJ)聚类分析 | 第31-33页 |
·最大简约法(MP)分析 | 第33-35页 |
·最大似然法(ML)分析 | 第35-38页 |
·同源性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2页 |
·方形环棱螺与梨形环棱螺为同名异物 | 第40页 |
·铜锈环棱螺与方形环棱螺的地位 | 第40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效果分析 | 第40-41页 |
·PCR 效果分析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附图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