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发展变化研究--基于南京大学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相关文献回顾第12-16页
  (一) 国外研究回顾第12-14页
  (二) 国内研究回顾第14-16页
 三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第16-18页
  (一) 研究问题第16页
  (二) 研究思路第16-17页
  (三) 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大学生择业意向的相关理论第18-23页
 一 传统职业理论第18-21页
  (一) 帕森斯(Parsons)的特质因素理论第18页
  (二) 霍兰德(Holland)的类型论第18-19页
  (三) 罗恩(Anne Roe)的需要论第19-20页
  (四) 罗奎斯特(Lofquist)和戴维斯(Davis)的工作适应理论第20页
  (五) 萨帕(Super)的发展论第20-21页
 二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实证研究设计第23-29页
 一 研究框架与基本概念界定第23-24页
 二 研究方法第24-29页
  (一) 问卷调查第24-27页
  (二) 访谈第27-29页
第四章 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发展变化与影响因索第29-42页
 一 大学生择业意向发展变化规律第29-34页
  (一) 大学生择业意向明晰度呈现高年级优势第29-30页
  (二) 大学生职业兴趣明确度呈递减趋势第30-31页
  (三) 大学生择业结果预期两头积极、中间消极第31-32页
  (四)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两端高、中间低第32-34页
 二 大学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第34-42页
  (一) 择业效能感、择业结果预期、职业兴趣对择业意向的影响第34-35页
  (二) 学习经验对择业效能感、择业结果预期的影响第35-42页
第五章 大学生择业意向显现的问题与原因探析第42-52页
 一 大学生择业意向发展存在问题第42-45页
  (一) 大学生大一阶段对择业前景存在盲目乐观现象第42页
  (二) 大学生专业和兴趣冲突,导致职业兴趣不明确第42-43页
  (三) 大学生自我概念不清,自我评价易受环境影响第43页
  (四) 大学生职业规划起步晚第43-44页
  (五) 大学生缺乏收集职业信息的意识第44页
  (六) 大学生缺乏与他人就择业问题进行主动交流的意识第44-45页
 二 大学生择业意向发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45-52页
  (一) 职业能力锻炼不足第45-47页
  (二) 学校教育不足第47-48页
  (三) 自我时间分配管理不力第48-49页
  (四) 缺乏社会支持感第49-50页
  (五) 大学生与外界接触少第50-52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2-58页
 一 主要结论第52页
 二 政策建议第52-56页
  (一)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第52-53页
  (二) 创建、优化实践基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第53-54页
  (三) 优化教师队伍,确保教育与时俱进第54页
  (四) 鼓励教师理论结合实践,提升教学质量第54-55页
  (五) 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社会支持感第55页
  (六) 建立校级活动联盟,扩大学生接触面第55-56页
 三 研究贡献与不足第56-57页
  (一) 研究贡献第56页
  (二) 研究不足第56-57页
 四 研究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第60-66页
 附录A:大学生择业情况调查问卷第60-64页
 附录B:访谈同意书第64-65页
 附录C:访谈提纲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用心理剧技术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研究
下一篇:J学院全面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