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 第9-11页 |
1.1.1 农药对环境系统的影响 | 第9-10页 |
1.1.2 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影响 | 第10页 |
1.1.3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 三唑类杀菌剂丙硫菌唑 | 第11-13页 |
1.2.1 三唑类杀菌剂简介 | 第11-12页 |
1.2.2 三唑类杀菌剂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 第12页 |
1.2.3 丙硫菌唑简介 | 第12-13页 |
1.3 斑马鱼简介 | 第13页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丙硫菌唑对不同阶段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第15-2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1.2 实验试剂与药晶 | 第15页 |
2.1.3 实验生物 | 第15-16页 |
2.1.4 胚胎急性毒性实验 | 第16页 |
2.1.5 仔鱼急性毒性实验 | 第16-17页 |
2.1.6 成鱼急性毒性实验 | 第17页 |
2.1.7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7-18页 |
2.3 讨论 | 第18-20页 |
3 丙硫菌唑对斑马鱼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0-30页 |
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20页 |
3.1.1 仪器与试剂 | 第20页 |
3.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3.2 胚胎发育实验 | 第20-21页 |
3.2.1 暴露方法 | 第20-21页 |
3.2.2 胚胎发育指标检查 | 第21页 |
3.2.3 暴露水体中丙硫菌唑实际浓度测定 | 第21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3.4.1 丙硫菌唑对胚胎死亡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3.4.2 丙硫菌唑对胚胎孵化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3.4.3 丙硫菌唑对胚胎自主活动的影响 | 第23-24页 |
3.4.4 丙硫菌唑对胚胎的致畸效应 | 第24-25页 |
3.4.5 丙硫菌唑对胚胎形态发育的影响 | 第25-26页 |
3.4.6 暴露水体中实际浓度测定 | 第26-27页 |
3.5 讨论 | 第27-30页 |
4 丙硫菌唑对斑马鱼胚胎心血管毒性 | 第30-42页 |
4.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30-31页 |
4.1.1 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4.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31页 |
4.1.3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4.2.1 暴露方法 | 第31-32页 |
4.2.2 胚胎心血管发育相关指标检查 | 第32页 |
4.2.3 血红细胞染色 | 第32页 |
4.2.4 心区细胞凋亡染色 | 第32页 |
4.2.5 丙硫菌唑对胚胎心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4.3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4.4.1 丙硫菌唑暴露对斑马鱼心脏功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2 丙硫菌唑暴露对斑马鱼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3 丙硫菌唑暴露引起斑马鱼心区细胞凋亡 | 第37-38页 |
4.4.4 丙硫菌唑暴露对心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4.5 讨论 | 第39-42页 |
5 总结 | 第42-43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