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一) 多元智能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四、 论文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一) 多元智能理论和多元智能教育理论 | 第15页 |
(二) 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 | 第15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 第15-18页 |
(一) 智能理论的发展 | 第15-16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18页 |
三、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一) 社会文化性 | 第19页 |
(二) 可发展性 | 第19页 |
(三) 多层次性 | 第19页 |
四、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理念 | 第19-22页 |
(一) 学生观 | 第19-20页 |
(二) 教学观 | 第20页 |
(三) 人才观 | 第20页 |
(四) 知识观 | 第20页 |
(五) 课程观 | 第20页 |
(六) 评价观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培养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2-32页 |
一、 我国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一) 培养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22页 |
(二) 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二、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培养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 第23-28页 |
(一) 应用型旅游毕业生能力调查与旅游企业人才需求调查 | 第23-25页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三)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三、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的可行性 | 第28-32页 |
(一) 旅游学科的特点 | 第29页 |
(二) 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第29-30页 |
(三) 多元智能理论与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第32-39页 |
一、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一) 符合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特点的原则 | 第32页 |
(二) 符合旅游学科特点原则 | 第32页 |
(三) 符合高校和旅游专业发展特点原则 | 第32页 |
(四) 符合社会和文化需要原则 | 第32-33页 |
二、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 第33-39页 |
(一)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知识能力素质构建 | 第33-35页 |
(二) 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建立 | 第35-39页 |
第五章 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 第39-41页 |
一、 校内对策与建议 | 第39-40页 |
(一) 加大资金投入 | 第39页 |
(二) 整合教育资源 | 第39页 |
(三) 加强国际学习 | 第39-40页 |
二、 校外对策与建议 | 第40-41页 |
(一) 校校合作 | 第40页 |
(二) 校企合作 | 第40页 |
(三) 政府支撑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1 | 第44-46页 |
附录 2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