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9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综述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第11-13页
  (一) 研究方法第11页
  (二) 研究思路第11-12页
  (三) 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释第13-19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一) 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第13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13-15页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第15-19页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提第15-16页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题第16页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精髓第16-17页
  (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第17-19页
第三章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第19-27页
 一、 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第19-23页
  (一) 确立科学的价值观第19-20页
  (二) 增强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第20-21页
  (三) 强化爱国主义情感第21-22页
  (四) 提高社会责任感第22-23页
 二、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第23-24页
  (一)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第23页
  (二)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第23-24页
  (三)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24页
 三、 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24-27页
  (一) 确保核心价值观念的一元主导第24-25页
  (二)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第25页
  (三) 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25-27页
第四章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27-31页
 一、 重视社会目标教育,忽略个体性发展第27-28页
 二、 注重单向灌输教育,缺少互动性交流第28页
 三、 突出精英话语教育,缺乏生活化内容第28-29页
 四、 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渠道,囿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第29页
 五、 乐于校园活动的开展,忽视活动的成效第29-30页
 六、 偏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忽略教师的理论素养第30-31页
第五章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思考第31-46页
 一、 深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认识第31-32页
  (一) 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第31-32页
  (二)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32页
 二、 依托课堂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教育优势第32-34页
  (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第32-33页
  (二) 挖掘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生动性第33-34页
  (三) 更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互动性第34页
 三、 重视网络传媒,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第34-37页
  (一) 丰富红色网站的教育内容第35页
  (二) 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第35-36页
  (三) 加强网络的监管强化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导向第36-37页
 四、 精心策划品牌校园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第37-39页
  (一) 提高活动组织者的素质和能力第37-38页
  (二) 开展弘扬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第38页
  (三) 创新活动形式第38-39页
  (四) 物化活动成果第39页
 五、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39-41页
  (一) 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第39-40页
  (二) 加强媒介素养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第40-41页
  (三) 倡导身体力行提升教育的有效性第41页
 六、 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第41-46页
  (一) 注重教育的时代性第41-42页
  (二)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第42-44页
  (三) 强化教育的层次性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件第52-53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企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